历史

112(1 / 0)

帝国历1518年3月,马维恩帝国宇军临时总旗舰兼第五舰队旗舰“星芒”号要塞舰,位于拜尔共和国境内天边恒星系外围

数千道白光从空间中被巨大能量所划破的洞中释放出来,白光消逝后,数以百万吨计的金属庞然大物凭空出现。[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星芒”号舰桥上,全息投影迅速重启,开始捕捉周围的信息,一片陌生的星空投射进来,前方仅有稀稀落落的寥寥几个亮点,背后却是如同瀑布飞流的庞大星系。

维拉的眼睛盯着前方,身后投影中那茫茫星海他已经看过无数次了,早已没有了新意,现在他最关注的不是那整个星系中的千亿星辰,而是眼前这颗并不起眼的红色矮星。

红色矮星的星光在近百天文单位外看来非常暗淡,较小的质量和体积也使得它的圆面显示不出,在肉眼看来,不过是一个几何上的点,没有大小,只是闪烁着昏暗的红光,这一切在维拉眼中,只是一个灰色的点,如果电脑没有在投影中将它标出,维拉根本不会注意。

恒星系中还有其他几个更为暗淡的点,其中一个靠近恒星,发出红中带黄的颜色,那是一颗气态巨星,大气中含有大量氨气和甲烷的气态巨星,维拉明白,是这颗星拯救了这个恒星系,使得拜尔人愿意在此殖民,否则,这个地方恐怕永远也不会有智慧生物愿意来长期居住和开发,只能是一片不毛之地。

恒星系稍微外围的地方,维拉看到了一层淡淡的光带,那是天边星的小行星带,不知为何,天边恒星系形成初期的那些小星子并没有合成一个,而是一直保留了这种状态,大量直径只有数百米到几公里的小天体在这个轨道上杂乱无章的飞行,有的粘合一处,变得稍大,有的则互相碰撞,成了更多细小的碎块。

这些小天体就是拜尔人居住、采矿和生产的地方,他们选取合适的小行星,在上面大洞,然后不断的挖掘内部,直到掏空,只留下一个岩石外壳,而内部的物质和资源都被提炼、改造,变成各种工业产品,有的被运往共和国其他地方,有的则又被装入了原来的星体之中,只是变了种形式,成为这个小天体航天器的操作系统或其他什么部分。天边星中,拜尔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由一个个小行星串联起来的空间站中,同时,他们还在不断的掏空新的小行星,挖掘矿产,至于这些多出来的空壳,则被装上推进器、导航系统和武器,变成飞船,成为共和国宇军的一部分,因此,天边星也是共和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

“现在恒星系内部是什么情况?”维拉问道。

亚莎道:“好像并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根据以往我国商人提供的情报来看,敌方的小行星空间站上也都装有武器,而且有推进器,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机动和转向,就跟我们初级宇航时代的行星际战舰[注.1]一样。”

“唔……”维拉一手托腮,思索一阵,又问道:“那派往拜尔星的侦查舰有回信么?敌军主力动向如何?”

“啊!我差点忘了。”亚莎道:“已经有回信了,据报,敌军主力已经在数天前全军出动,现在已经进入超空间了。”

维拉闻言略惊:“来的这么快?我们还没到他们就出击了?这个努达阿尔曼看来还不能小看啊。来不及攻击这个恒星系了,命令全军,留下一个战舰编队在这里监视敌军,其余全数进入超空间,跳跃目标:闪耀星!”

亚莎问道:“殿下,我们现在过去,还能赶得到么?如果敌军抢先一步通过闪耀星.....我们的行动就毫无意义了。”

“应该赶得到的,算一下就知道了,敌军早我们2天出发,但闪耀星距离拜尔星较远,距离天边星较近,以现有的速度和条件来算,我们仍然可以赶在敌人之前到达闪耀星。再说,即便敌军抢先通过了闪耀星,我们的努力也不会白搭嘛,至少敌军主力被调出拜尔,首都正好空虚,我们可以乘虚袭击,等敌军回来啊,恐怕就只剩下废墟咯。”

庞大的马维恩舰队又一次进入超空间,将近半月之后,他们仍然处在超空间内,这天,维拉正在他的舰长室里休息,正准备打开电脑看看书,不料全舰一震,维拉心中一惊,赶忙到舰桥问道:“怎么回事?”

亚莎道:“引力波流,刚才量子隧道差点崩溃,幸好超空间模块撑住了,否则我们就被拖出超空间了。”

然而亚莎刚刚说完,巨舰又是一震,舷窗外一片煞白,飞船回到了常规空间。

“怎么回事?到达了么?”维拉问道。

舰桥的导航员道:“是的,大元帅,从航线设定来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但奇怪的是,超空间并不是在控制程序的作用下终止,而是被强引力波拖垮的。附近一定有非常强的引力源。”

战舰各系统迅速重启,维拉看到了外面真实的情况——这里的情况跟在天边星已经完全不同,银河星海仍在,只是星海的另一边星星更多了,从这个位置上来看,已经感觉四周完全被星星包裹,而不再像天边星那样明显感觉是在星系边缘。

可是当维拉看向自己的天顶方向,却发现一个几乎完全漆黑的部分,一个椭圆形的区域,几乎没有任何星光射来,这不像任何一个地方的情况,在星系边缘往外看,起码还能看到其他星系,天空没有星点,至少也有几块光斑,不至于那么寂寞,这里却什么也没有,这种情况,维拉只在一个地方见过:天幕黑洞群。

“这就是浩劫残骸带么?”维拉自言自语道,他读过当时拜尔人发来的关于这个残骸带的描述,知道这里天文环境极其复杂,甚至比普度残骸带还要诡异,里面黑洞丛生,变星[注.2]纵横,到处都散布着金属残骸,不知多少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场惊天动地的惨烈大战,连星星都被毁灭了,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

全息投影中,维拉发现电脑并没有标注多少东西在上面,只有一个,那就是非常非常远处的一个东西,被电脑用天体的图示标了出来,维拉不禁朝那望去,却并没有看到这个“天体”只有两道光束,从那个被电脑标出的点上发出,直冲天际,而且飞速旋转着,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画出两个尖端相对的光圆锥。

光圆锥的顶点附近,维拉仔细的注视着,只见其后面的星星仿佛格外密集,斑斑点点,一闪一闪,却又感觉每一个星点似曾相识,好像千人一面,一模一样,维拉好奇的让导航员进行了光谱分析,发现这数十光点之中,获得的数据竟然只有三种,其中好多结果是完全一样的,维拉不禁莞尔,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引力透镜的作用,把它后面的几颗星光线折射了,弄出了好多个虚像。

观察到了这里,维拉清楚再清楚不过,这是一颗脉冲星[注.3],一颗急速自转的脉冲星,虽然只有小小十余公里直径,其引力强度,却不亚于一颗超巨星,连光经过它都要被拉弯,难怪舰队被强行拖出超空间呢。

与此同时,维拉注意到,这个恒星系中只有一颗孤零零的脉冲星,并没有其他任何天体,行星、小行星什么的通通无影无踪,连星云都没有。维拉知道,这颗脉冲星已经形成好久了,当年那场超新星爆炸摧毁了恒星系中的一切,将一颗数亿公里直径的庞然大物压缩到只剩十几公里,变成一片美丽的蟹状星云[注.4],随着时间流逝,星云也逐渐消散、暗淡,如今已经什么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一颗孤独的脉冲星,还在挥霍着当初爆炸时遗留给它的巨大动量和能量,飞速的旋转着。

“唔……全舰队,立即驶向恒星系另一端,我们预计敌军会在那边出现,同时派出侦查舰靠近中子星进行探查,记录其引力、磁场、自转、粒子流强度等,但要注意安全。”

数日的常规航行,维拉大军已经到达了闪耀恒星系靠近拜尔星方向的边缘,维拉希望,能在这里截住拜尔主力,趁其刚刚脱离超空间,毫无准备之际,一举包围歼灭,即便不行,也至少要予以重创。

这天,维拉早早的就来到了舰桥,死死的盯着全息投影,全舰队上下无不严阵以待,因为,根据计算,今天正是拜尔大军到达的日子。

超空间的航速完全固定,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而为了节约时间和能源,舰队往往会依照最近的航线来航行,因此只要知道两地的距离,以及对方进入超空间的时间,理论上就可以十分精确的预测对方的到达时间。

不过,维拉还是犯了个错误,一个几乎让他整个战术失败的错误,他忘记了,虽然能够精确的预测对方到达的时间,却无法精确预测到达的位置,尤其是强重力场环境中。超空间跳跃时,由于量子效应的不确定性,总会有一定的误差[注.5],少则数百公里,多则十余天文单位,附近引力环境越复杂不确定性越大,因此对即将脱离超空间的敌军进行伏击是十分困难的,除非利用重力阱强行在某点将敌军拖出超空间进行伏击,否则很难掌握敌军具体出现地点。运气好,敌军可能掉进埋伏圈,一般情况下,敌军可能会在埋伏圈外面不知道什么地方跳出,运气不好,敌军的跳出坐标与己方舰队重合,那大家就撞到一块,同归于尽了。

终于,维拉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白芒,拜尔大军脱离超空间时的强烈闪光,然而并不是在他预计的位置——自己的埋伏圈内,而是在外围,距离居然有好几个天文单位,维拉这才醒悟过来,不能完全指望中子星的重力场,而应该自己布下重力阱去拦截敌军的。

但现在后悔,为时已晚,马维恩军赶过去,敌军早已准备完毕,而要正面对决的话,大家势均力敌,恐怕即便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也不可能完全击溃敌军,反而给留在外围的第二第三舰队看笑话。

亚莎和维拉对视一眼,亚莎问道:“殿下……现在怎么办?我们要跟敌军正面对决,直接冲过去么?”

维拉点点头,表示自己的不同意,然后低头思索一阵,一挥手,抬头说道:“全军听令!舰队立即降低轨道,朝向中子星而去,进入其低轨道!进入过程中开启主推进器不断加速!”

注.1:行星际战舰是初级宇航时代所开发的战船,没有超光速航行能力,也没有远距离星航的维生和导航设备,只能在恒星系内部各行星和空间站之间进行航行和作战,在中级宇航时代中基本被淘汰,只有极少部分保留,作为保安部队使用,也有一部分被海盗设法收购,用于他们的事业。

注.2:变星是指亮度或光谱发生变化的恒星,可分为交食变星、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交食变星指双星互相旋转掩食而造成亮度变化的恒星,不算真正的变星,只是视觉上亮度有变化而已,换个角度看就不会变了;脉动变星是指因恒星外壳进行周期或不定期伸缩而造成恒星亮度或光谱变化的变星,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典型的如仙王座的造父一(仙王δ)、大犬座的军市一(大犬β)等;爆发变星指亮度在短时间内猛增而随后逐渐淡去的变星,多为新星、超新星等爆炸所致。此处所指变星多为脉动变星。

注.3:脉冲星即飞速旋转的中子星,超大质量恒星在内核聚变出现铁元素后,由于铁元素聚变不产生能量反而吸收能量,导致恒星中央失去能量支持而崩塌,恒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缩产生爆炸,超新星爆发后,如果恒星质量适中,此时爆炸的压力已经无法依靠电子兼并压力抗衡,巨大的压强将星核的物质中电子全部压入质子,使之衰变为中子,由于中子不带电,中子与中子之间完全可以紧密排列,同时在强核力作用下保证中子之间不相互融合,以对抗自身引力的巨大压力,因此中子星的体积很小,多半只有十几到几十公里直径,密度却高得惊人,引力之强,连光都要呈抛物线才能逃脱。而中子星在形成的时候,由于恒星原本拥有自转,速度一般不会很快,然而一旦爆炸,恒星外壳炸离,内核体积急剧收缩,根据角动量守恒的原理,一个旋转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半径收缩,则转速必然加快,因此中子星往往会以一个极高的速度自转,有些甚至不足1毫秒就可以转一周。另外,中子星本身的磁场极强,能量很高,可以将粒子流如同高压水柱般喷射出去,构成一个光圆锥,当圆锥扫过接收者时,他就会收到一个信号,而由于它自转很快,光圆锥很快移走,信号中断,对于接收者来说就是一个脉冲,而当中子星又一次自转回来时,接收者就会收到下一个脉冲,故而又名脉冲星。

注.4:蟹状星云,原本特指M1蟹状星云,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位于金牛座,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如今在其中央发现一颗中子星。此处代指所有类似的超新星遗迹。

注.5:其实每次进行超空间跳跃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是由于舰队集群跳跃时跳跃信号由旗舰统一发布,信号具有统一性,因此就相当于一个舰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跳跃,到达时可能整体出现一些偏差,但各舰的相对位置却不会改变,因此不会出现跳出时阵型散乱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重生之再造传奇 重生种田:首辅家的小娇娘 天降萌兔:陆少老婆会咬人 混在漫威的玩家们 你不要退役啊 欲望之梦 重生八零小甜妻 娇蛮弃妃:帝君太霸道 冷潇南宫翼天 陈晗萧柔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