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误入贼船 > 第十九章 皇帝怒颜动

第十九章 皇帝怒颜动(1 / 0)

,最快更新误入贼船最新章节!

俗话说:“八月十五雨蒙蒙,正月十五雪打灯。”这话用在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恰到好处。

雪自午后下起,到申牌时分,地上已有五六寸深。

宋文帝刘义隆在御膳房,用罢元宵节晚餐后,便和范晔身着粗布棉衣,扮成普通百姓模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来到建康城大街上,观看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

建康城的主街上,早已是万头攒动,人流滔滔。刘义隆一步入市街,就像隐入大海的游鱼,无须担心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人海中畅游。他要在这雪打灯中度过一个平生最开心、最火炽热闹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本来就是中国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大节。这样的大节到了爱耍、爱玩、爱摆阔的刘宋人手里,更要体现出元嘉盛世的新花样,热闹出个风流来。

今晚,每条街每条巷,几乎所有人家门口,都挂上花花绿绿、闪闪烁烁的彩灯。有的两盏,有的四盏,有的甚至是八盏。灯笼的式样更是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方灯、圆灯,五角的、六棱的,七星的、八方的。此外还有飞禽灯、走兽灯、水族灯、花卉灯。坐落在繁华街道上的各家店铺,更是暗暗进行着比赛,纷纷展出精制的五彩花灯。有的是彩绘的神话传说“白蛇传”、“牛郎会织女”,有的是历史故事“封神榜”,有的是戏剧人物“收姜维”和“诸葛亮吊孝”。还有写着灯谜的彩灯。每盏谜语灯前都聚集着不少捻须蹙眉。甚至抓耳挠腮的人。也难怪他们如此焦急和认真,那明明白白写着的奖赏,不由人不动心。有些赏实物,如元宵、绡帕、丝线……有的赏银钱,出奖最高的竟是二两银子!许多大店号的门前,还当街扎上了一两座灯彩。那用杆、竹竿扎起骨架,用彩绸装扮,挂满各式彩灯。组成一座座金碧辉煌、光耀夜空的五彩牌楼,远远望去,宛如繁星险地,彩虹横空,壮观极了。

刘义隆抬头观看着写在灯彩上的灯谜,更加典雅和深奥。不禁念出了声:

妖妖气,

气气妖, 站着没有坐着高。

范晔笑道:“陛下,这谜底打的是何字呀?”

“你猜猜!”

“微臣猜不出来。”

刘义隆压低声音道:“爱卿,狗站立时身子平直。坐下时身首高翘,是坐着高呀还是站着高?”

“当然是坐着高了。”范晔忽然明白过来道:“原来这谜打的是一狗呀!”

刘义隆继续念着下一个谜语:

一根白棍。

两头透气。

范晔拍手叫道:“我知道了,这个谜底打的是农妇们纺线使的‘花捻’”。

在一家绸缎店前的“灯彩”下,安放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大方密封的老窖,酒坛上放着一盏彩灯。灯上并无谜语,只写着:“打四书一句——猜中者奖给此坛上等陈酿。”这个奇特的、无谜面的谜语,引来了许多观众。刘义隆透过人墙,踮着脚尖看了好一阵子,也猜不透这酒坛上点灯是啥意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还想往外挤,忽然一拍额头,明白过来,伸手指指那酒坛,附在范晔耳旁低声说道:

“范爱卿,挣下这坛酒如何?”

范晔眨眨眼道:“陛下猜着是啥意思啦?”

“这坛好酒,唾手可得!”刘义隆十分认真地道:“怎么样,要还是不要?”

范晔怕刘义隆上前猜谜领赏,让人看出破绽来,便劝道:“陛下,千万不可啊!”说着便挽着他的衣袖往外拉。刘义隆跟着退了出来,笑眯眯地调侃道:

“嘿嘿!一坛好酒,平白无故让你扔掉了!”

范晔知道刘义隆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微微一笑,问道:“陛下,这谜底该怎么解呀?臣怎么解不出呢!”

“你记得《论语.雍也》篇上有一句叫‘澹台灭明者’吗?”

范晔眨着大眼睛道:“记得呀,那怎么能成谜底呢?”

“澹与坛谐音——你把酒坛抬起来,再把灯吹灭……”

“噢,臣明白了——坛抬(澹台)灭明!”

刘义隆猜完灯谜,兴致未尽,还要再观高跷和秧歌,范晔怕出万一,便催刘义隆道:“陛下,时辰已经不早了,赶快回宫去吧。”

刘义隆久居皇宫,早被那君臣礼制憋得出不过气来,今日出宫不玩个痛快,哪能轻易回宫,便对范晔道:“爱卿,朕出一次宫不容易,哪有不尽兴就回去的道理?”

范晔指指西南方向的天空道:“陛下,参星已经偏西啦!”

刘义隆不屑一顾地说:“与民同乐嘛——怕什么!”

话音刚落,忽听有人喊道:“龙来啦!龙来了!”

刘义隆以为有臣民认出自己是真龙天子,便低下头去,不敢翘首观看。范晔道:“陛下,没人看出你是当今皇上,是臣民们在朝阳桥口赛大龙哩!”

刘义隆这才抬头望去,只听得朝阳门外鞭炮锣鼓响成一片,五彩缤纷的焰火,不断飞上漆黑的夜空,给建康城抹上了一层浓艳的盛妆。

刘义隆带着范晔,神采焕发地登上了城门楼。

朝阳桥上,正有一条四五丈长的金龙在飞舞,红红的大嘴,不住地喷火吐焰。那高翘着两支粗壮龙角的巨龙头,摇晃着,一会儿探头桥左,一会儿探头桥右。

刘义隆从观众的言谈中,知道这是蛟龙在取水,金光闪闪的巨龙在粼粼的波光中上下飞舞。五颜六色的火焰在夜空中闪耀。鞭炮声、锣鼓声、围观百姓们的喝彩声。交织成一片。把佳节的热烈气氛推向了**……

“热闹!好热闹的耍大龙!”刘义隆不禁脱口而出。

范晔回眸一笑:“陛下,真想不到这耍大龙让你这么开心!”

刘义隆登基以来,首次与百姓度过了如此欢快的元宵佳节。二十年来,在祖宗创建的基业上,他又做出威震天下的业绩。如今是国泰民安,物阜年丰。连最难驾驭的读书人,在他的怀柔之策的感召下,也都埋头寒窗。穷经究史,苦苦追求那举业禄事。因此,近几年来,天下士子不论口中笔下,悖谬忤逆之辞,几乎绝迹。他再也无须像自己父亲刘裕皇帝那样,动辄大开杀戒,以惩罚那些识经知史、舞文弄墨的不驯逆种了。是的,怒口难箝,怨口难箝。恨口更难箝。他们的孔圣人讲的,乃是至理名言:要以仁爱治天下。“我欲仁,斯仁至矣!”“元嘉盛世”的美誉正是缘此而来。咳,诸先皇的威慑镇服终属下策,只怕难逃后世史家的苛求了。

此时此刻,刘义隆没有一点困意,反而酒意大发,便回宫找皇姐刘兴弟饮酒去了。

bt2二

ht会稽公主不擅热闹,但今晚不比往夜,在这良辰美景的元宵之夜,还是把府内府外装扮一新。挂红灯,铺红毡,扎牌楼,异彩纷呈,一片喜庆气氛。

当会稽公主端起一碗汤圆时,不禁又想起已故亡夫徐逵之来。当初嫁给徐逵之时,父皇送钱不多,也没有锦绣金玉的妆奁,唯一的是赏给她一座公主府,但夫妇俩相亲相爱,生活非常充实。

会稽公主常对徐逵之说:“你我夫妻虽然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但后庭无不是纨绮丝竹之音。”

徐逵之道:“田公得此,以为过矣。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两年后,他们有了儿子徐湛之,全家人更是其乐融融,但是徐逵之在伐魏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当徐逵之遗体抬回会稽公主府时,会稽公主哭得死去活来,主持丧事的护丁说:“千岁节哀,当务之急是如何安葬驸马爷。”

会稽公主叹息一声道:“丁督护,一切由你来操办。”

护丁道:“别的已经安排就绪,就差谱一首哀歌了。”

“那快作词呀!”

护丁听会稽公主声音异常悲哀,就根据她的悲鸣,谱成了曲子。

会稽公主为了对丈夫的永逝怀念,便把哀曲起名叫《督护》。

正当她丢下碗欲唱《督护》哀曲时,忽听侍女禀报:“陛下驾到。”

刘义隆进屋后见会稽公主无限悲哀,便问道:“今日元宵之夜,皇姐为何唱起哀曲来了?”

会稽公主道:“每到佳节倍思亲,你那姐夫抛我而去,怎能不伤感呢!”

刘义隆道:“人死如灯灭,今朝有酒今朝醉,你我姐弟二人,何不在这元宵佳节,来个一醉方休?”

会稽公主为了儿子徐湛之免于处罚,本应前去感谢刘义隆,见刘义隆不请自来,少不了要热情款待,便说道:“那是自然了。不知陛下要喝何酒呀?”

刘义隆道:“当然是一品香了。”

会稽公主即刻吩咐奴仆,备下了酒宴。

刘义隆看看满桌的菜肴,道:“皇姐,若我们十几个皇姐皇兄能同聚一桌畅饮,那该有多么开心呀!”

会稽公主道:“如今皇弟们都已长大成人,掌管着朝廷社稷,各自为政,哪有闲心同坐一桌啊?只要大家同甘共苦,心系朝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有人就是要与朝廷做对,朕痛心啊!”

“不说那些伤心的话,咱们还是赶快饮酒吧。”会稽公主边斟酒边说:“这一杯酒是感谢陛下不治小儿之罪,请陛下纳用。”

刘义隆仰脖子喝下酒道:“我怎能忍心治罪外甥呢?不过,皇姐以后要教导湛儿悉心辅政哟!”

“他若再有不规,请陛下国法伺候就是。”

姐弟俩边说边饮,一坛一品香不知不觉亮了底儿。会稽公主虽有些酒力。但她怎能抵得了当今皇上。酒酣之时。突然伏地,不胜感伤地连连向刘义隆叩起头来。

“刚才还好好的,你这是为何呀?”刘义隆扶起刘兴弟道。

“姐姐一想到四弟刘义康,就高兴不起来。”

“四弟在豫章不是好好的吗?”

会稽公主道:“车子(义康)性情倔犟,到了晚年,陛下定不会容他,今特地求陛下饶他一命。”刘义隆欲言又止。

会稽公主说到激情之处,又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把义康弟调回京城吧。”

文帝刘义隆被皇姐不惜自己,为义康跪着求情所感动,也不禁泪流满面地道:“皇姐不必担心,我如果违背了姐姐的话,就是辜负了高帝皇父。”

刘兴弟停止哭声道:“不知陛下如何打发四弟呀?”

刘义隆知道皇姐的脾气,不说出个所以然,她是不会罢休的,便将一坛酒封起来,准备送给刘义康,并在酒坛盖上附信一封:

“皇弟义康。朕与会稽公主姐姐宴饮,忽然想到了你。把剩下的酒封起来送给你。”

会稽公主看着酒和信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这笑声有喜有忧,对于刘义康来说,好似意外的惊奇,对于范晔来说,意味着大祸临头。先不说范晔要遭到什么不测,且说刘义康处理完太妃丧事后,仍然对范晔偷偷自娱耿耿于怀,本想奏请皇上,治罪于他,但他又不想屈尊于陛下。当他收到文帝刘义隆送来的酒和信后,认为这个皇帝哥哥,对自己还是有情有意的,便连夜写好奏章,派快马送往建康,欲借皇帝之手,置范晔于死地。

这天,尚书省尚书令何尚之接到刘义康呈来的奏章后,认为非同小可,虽然他不知道奏章里面的内容,但知道彭城王是个急性人,必有要事奏请皇上,便连夜把奏章呈给了刘义隆。

文帝刘义隆展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

“尚书吏部郎范晔,自视才高,目中无人,不把皇亲国戚放在心上。太妃驾崩,本该痛心,他却饮酒听歌,自娱自乐。此等放荡之人,实乃朝廷的一大不幸,为了行我刘宋之礼,现奏请皇上,罢免范晔尚书吏部郎之职,流徙原籍,永不还朝。”

刘义隆看完奏章,气愤地说道:“这个范晔也太自高自傲了,不给他点厉害,他就不知道马王爷姓什么了!”

何尚之见皇上动了怒颜,便拍马屁地进言道:“文人不文,成何体统!”

刘义隆问道:“爱卿以为如何处置范晔?”

“回禀陛下,”何尚之道,“以微臣之见,何不把范晔免去官职,贬为庶人?”

一个贬字,提醒了刘义隆,只见他思忖许久,然后端起侍女献上的燕窝参汤,站起身观赏起昨日摆放到龙案上的那座巨大的南阳翡翠玉山来。

这被称作“江南奇观” 的南阳独玉山,高有尺许,宽约二尺,用整块翡翠玉石雕成,雕的是南阳风光,有的如银河波涛,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如巨象登岩,有的如紫莲竞放,有的如灵芝承露,有的如母子偕游,有的如娇女亭立……千姿百态,令人愈看愈爱,恨不得肋下生双翼,飞到万里之外,去尽情遨游,吟咏一番。刘义隆一面观赏,一边暗暗感叹:这澄碧无瑕的巨大美玉,的确难得,这独具匠心的匠艺人,也属巧夺天工,而那耿忠孝敬的臣下,更令他欣慰。他情不自禁地念起了献宝人的名字:“范晔,范晔……”

何尚之问道:“陛下如何处置范晔?”

只见刘义隆不忙不慌地道:“我刘宋江山之所以兴盛,正是有了像范晔这样一群文人,他们不仅用笔歌颂了盛世,而且为朝廷献计献策,实属难能可贵。文人有文人的秉性,驾驭好了,他们能为朝廷尽心尽力,出谋划策,若一棍子打死,则湮没了人才,至于如何处置范晔,须慎重考虑。”

何尚之道:“陛下,总不能让范晔逍遥法外吧?”

“宣城太守因豪夺掠抢民田,已革去太守一职,朕决定调范晔前去补缺。”文帝刘义隆说罢,即刻修下圣旨,命何尚之宣旨去了。(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天尊也想摸鱼 师兄就是个祸害 开局脱离宗门,她们追悔莫及 梦里和娘子生娃后,她们都成真了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仙子的修行 希腊神话:深渊掌控者 斗罗:歆谙 一剑动九州 开局合欢宗:我被圣女抓去当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