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呐喊 > 第三十一章 如何发家

第三十一章 如何发家(1 / 0)

这个月接下来的时间里,何思远都是表现得无比老实、低调。

在班级里,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其他事务他都一言不发,就差举个‘你们都看不见我’的牌子了;他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他是个得志猖狂、不好相处的高调男;就算他想高调,也绝不会发生在这淳朴的高中校园里。

何思远往柳兰那里也是越跑越多,尽力展示着自己对老师的礼貌和恭顺;对语文组的其他老师,他也不要钱似的见面就礼貌地问候老师,说好话,导致这些老师在路上遇到他时都会停下随口跟他聊几句,因此与他们都慢慢有了交情。。

而后面跟陆巧和居妍一起吃饭时,何思远也都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再也没有口花花,动不动撩拨、调戏这两个小女生了;他很怕调戏不成,反而又被撩拨起了自己心中的火气。

陆巧和居妍第二天再见何思远时,本来还有些羞涩、尴尬的,但看着眼前这个像换了性子似的男生,她俩又摸不着头脑了,而且也有些不适应。居妍也因此没有再对何思远穷追猛打。

她俩发现这时的何思远和高一时的毛头小子很像,粗线条、也不会哄人逗人;这才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那个总是坏坏笑着的男生,那个让人觉得更亲近的男生。倒真应了那句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何思远不知道自己这种强制精神禁欲的日子要过多久。反正他现在每天下午都大大增加了运动量,尽力在训练场上、球场上让自己精疲力竭,球技也因而进步飞快,一点点恢复着前世的水平;晚上回宿舍后,冲几盆冷水澡,然后就呼呼大睡,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早起洗内裤。

终于又熬到放假了,何思远觉得总算熬出头了,他要赶紧回家,相信在家中温暖的包围下,他的那些绯色幻想会彻底消散无踪。

回家路上,何思远把山地车蹬得呼呼飞快,骑了不到一半路,何思凯彻底撑不住了,喊着:“何思远,骑慢点儿啊,时间还有的是。咱又不赶着回家做什么,慢慢骑就好了。”何思远这才放慢速度,也开始欣赏起这秋日田园盛景。

乡村的秋天是金黄色的,不只是因为那将落的夕阳,也不只是因为那枯萎的黄叶;还有那地里飘香的五谷,果园丰硕的果实和农民那丰收的欢笑。看着原野里那些起伏忙碌的身影,看着路边满载而归的大车小车,何思远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秋天收获的喜悦,心情也渐渐平静。

到了村里,何思远才想起一件事儿来,嘱咐何思凯说:“我在学校那些事儿,你可别跟你家人说啊,你家人知道了也就等于我家人知道了,我不想爸妈再瞎操心。”

“行,你不提我也没打算说,反正这事儿都过去了。不过我当时听了真替你捏把汗,你现在真是越来越大胆了。你以后也要注意点儿,别再这么莽撞了,万一碰上个不好说话的领导,那你就要吃亏了。”何思凯很正式很认真地劝告何思远,他怕这位兄弟忘乎所以,闯下更大的祸。

“我知道,你看我后面时间表现多老实呀,咱就是不想让老师当成‘眼中钉’。”何思远很感激何思凯这位兄弟、诤友。

回到家中,何思远看到爸爸妈妈也刚从果园回来,还没开始做饭呢。他先跟父母一起把苹果从手扶拖拉机上抬下来,放到储物间里,然后便来到厨房帮着做饭。坐在灶前,他一把一把地往灶里添着花生秸烧火,跳远的火光映红了他的脸颊;熟悉的秸秆焚烧后的味道温暖着他那颗不安宁的心;而房顶上烟囱口袅袅升起的炊烟扶摇直上,显得那么轻灵飘逸。

“小远,咱家苹果摘的差不多了,你这次回去时多带一点儿。”站在锅台前摊鸡蛋饼的何爸爸嘱咐着。

“行,爸爸。”何思远突然想起一件事儿,“爸爸,咱家苹果现在还没套袋吗?”

“套袋?套什么袋儿?咱家苹果就是卖的时候才用包装纸包一下。”何爸爸显然有些迷糊。

“就是在苹果刚结果不久的时候套上薄膜袋子或者纸袋。”何思远跟爸爸解释道,“咱这块儿现在没有这么干的?”

“哦,我听说邻县种苹果的大户基本都这么干,咱县上现在这么干的很少,没怎么听说过。”何爸爸这时明白了何思远所说的,但还是有些奇怪,“套袋儿有多大好处?我听说它又增加成本,又消耗人工的。”

“套袋后,苹果基本不遭虫害了,成果率高,而且果面更光滑,颜色也正。”前世几年后家里的果园也都开始套袋了,不这样做就基本卖不动了,所以何思远还是知道一些这方面的常识。

“爸爸,咱家明年记得套袋啊,现在人都讲究卫生,卖的时候你说这是是套袋苹果,他们就觉着干净,没农药,价格也能高不少。”何思远卖力劝着爸爸,既然大钱怎么赚还没主意,就先帮家里多赚些小钱好了,“不过咱这里靠海,湿气大,恁套袋就套塑料袋好了。”

何爸爸觉得儿子说的挺有道理,便答应下来,“行,我再打听打听,要真像你说的这么好,咱家明年就套上。”

“小远,你这次回去在学校过得好吧?”晚饭时,何妈妈一边吃饭,一边跟儿子聊天,“中秋节怎么过的,吃月饼了吗?”

“妈妈,我过的好着呢,过节时候,和我一起吃饭的那个女同学家里送来了大蟹子,一个就得有4两,她分给了我两个;月饼也有人送,俺语文老师觉得我给她当课代表让她省心了,也分给我一盒挺贵挺好吃的月饼。”

何思远一点点告诉着家里学校发生的好事儿、趣事儿。爸爸妈妈从不到外边儿打听何思远在学校的事儿,连家长会也从来都不去,所有对他学校生活的了解都是听他所说,对他可谓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何思远也愿意跟家人闲谈这些,让他们安心,自己也享受着这份无言的关怀。

“爸爸,恁现在还去厂子不?”何思远想关心下爸爸的工作,前世的自己好像从来没有问过,对此也没什么认识。

“现在基本不怎么去了,一个周就去个一两天就行了,厂里领导意思过今年年底就得彻底倒闭了。”何爸爸也早接受了这个事实,一脸平静地回答。

何思远又问,“那爸爸你被拖欠的工资还能要回来吗,得有好几千吧?”

“基本没指望了。厂子三十多号人,也就那么几个当官的肚子越来越大,小车越来越高级,其他人想要工资门儿也没有。”何爸爸显然也明白厂子倒闭的一些诀窍,语气嘲讽地说道。

“呵呵,爸爸,原来会计还不是领导啊?我还寻思着你也是领导呢。”何思远打趣爸爸。

何爸爸没好气地训道,“一边去,没大没小的。厂子倒闭了,真正的领导还能回镇上、回县里接着坐铮明瓦亮的办公室,恁爸爸就得来家种地了。”

“回来好,早些回来多好。回来和我一块儿专门伺候庄稼和果园,挣的比你上班儿一点也不少。”何妈妈对厂子的倒闭却是乐见其成。

一家人说说笑笑,这时电视上传来明年世纪大阅兵的新闻,何爸爸想起自己的军营生涯,很羡慕地说:“也不知道明年谁有那福气出现在长安街上、天安门前?”

何思远此时脑子里一道灵光闪过,心中一动,不由又问了一句,“爸爸,你刚刚说啥?”

“我说明年大阅兵也不知道谁能站在长安街、天安门上?”

大阅兵、天安门、石材厂倒闭?何思远终于找到一条线把这些联系在一起了,想通了到底哪里不对劲。

此时的掖城还没有后来‘华国石都’这显赫的名号,整个县城里的石材厂经营状况都不太好。私人的厂子还勉强能活下去,公有企业不管是县里还是镇上的这时大都资不抵债,濒临倒闭了。

直到明年,因为准备五十周年庆典和世纪大阅兵,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都要大修。掖城石材因为质量可靠被选中成了这两大工程的专用石材供应商,因而闯下了偌大的名头,迅速恢复生气;后来又借助整整十年的房产大潮,很快地红火起来,由此时的不到100家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到了3000多家,分布在一条有30公里长、号称“华国石材第一街”的公路两旁。

何思远终于想到了一个能让自己家里摆脱困境、迅速致富的法子,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些事儿要问清楚,“爸爸,恁厂子要是倒闭了,厂子里的石材都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就当垃圾继续扔厂子里好了。咱县里现在的石材厂都找不到销路,卖不出去,那些破石头偷都没人偷,厂子就剩些机械还值点钱。”何爸爸有些奇怪儿子今天怎么对厂里的事儿感兴趣了,但还是耐心解释着。他很开明,也有意识地引导儿子多了解一下社会上的事情,省得儿子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吃亏。

“爸爸,我知道一件事儿,能让你发大财……”

PS:如果您觉得此书可堪一观,继续强烈求收藏,数据太凄惨了,真诚拜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快穿之和反派HE了 嘘,国王在冬眠 治愈系天王 九州天王 重生年代:知青在大院带崽暴富了 杨辰江贵妃 我家大神竟然是个撒娇精 重生后我有了妻子和超能力 夜家嫡女超逆天 狂战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