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舰霸天下 > 第121章 技术革新

第121章 技术革新(1 / 0)

随着海龙帮实力的不断壮大,周天翼也在思考其他的问题。

他比古代人更清楚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现在既没有海量的资金,也没有大量的武器,更没有数量庞大的军队。他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并且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上领先他人,拥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大威力武器,才可以保全自己,为自己争取发展壮大的时间。

在执行人才战略的同时,他的技术研发工作就一直在进行着。

现在,他不惜用重金已经招揽了很多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他对招揽的这些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后,从中挑选比较优秀的人,以当初参与研制秘密武器的研发小组那些人为骨干,扩大成立了专门从事技术研发的匠作营。他任命主抓秘密武器研发的袁老道为匠作营的管事,并根据这些技术人员各自的专业范围,组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各自研发相关的课题。

坐井观天的青蛙以为头顶上的天空就那么一点大。

起初,这些匠人还都自持手上有着别人垂涎的高深技艺而骄傲,可当周天翼给他们上了几次科技启蒙课后,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了,敢情自己就是井里那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啊!他们才知道原来帮主在科研方面才是真正的专家和高手。于是乎,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老老实实地做起了这个十八九岁大男孩的属下和学生来。

其实,对于科研人员最大的动力,除了物质上的刺激外,就是在学术上的引领了。

有时候,后者甚至要超过前者。

在给这些技术人员讲课的时候,周天翼拿当前的几样冷兵器和热武器等举例,不仅在宏观上讲以后的武器发展方向,还在微观上讲某一种武器的利弊,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目前在海上,也没有什么课本之类的教材,他就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武器图纸给这些技术人员作为参考。

在古代,几乎没有像后世那种带比例和透视关系的三视图。

在古代,像名朝的《武备志》等著作已经算是武器图中的巅峰存在了,但由于人们都是使用毛笔作为写和画的工具,所以,这些图纸不仅线条粗细不一,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统一的单位、比例和透视关系,不过是像图画般的插图而已,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而周天翼的图纸都是用自制的铅笔和比例尺画出来的带比例的三视图,是照图就可以生产的专业图纸,绝非《武备志》上的那种插图画可比。

周天翼画的这些图纸都被匠人们奉若圣旨一般。

技术要转变成为实物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会有成果,因此,周天翼很早就给这些课题小组各自分配了海战和陆战武器的攻关课题。他期待这些课题将会成为日后他一直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的保障。

在海战方面研究的武器有:鱼雷艇,防水炸弹(水雷)……

在陆战方面需要研制的的武器就太多了,因为仿制是最容易的,所以,周天翼首先将艾莲娜给自己搞来的意大利8倍双筒望远镜交给匠作营,让他们直接对其进行仿制。现代早期的军用望远镜以6倍、8倍居多,当今7倍的军用望远镜颇为流行,理由是人的目视距离约7公里,因此,周天翼要求匠作营最好能够将望远镜的倍数做到6-8倍。

最后,他又交给匠作营一打上面列有一长串武器名称的图纸和相关资料。

霹雳炮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周天翼的主要武器,红衣大炮射程远,霹雳炮和红衣大炮刚好可以形成远近火力的配合,因此,他想将霹雳炮和火炮都搬到陆地上使用。于是,他要求匠作营研发可以将霹雳炮和红衣大炮安置在上面的车载工具,以便实现霹雳炮和红衣大炮的移动发射。

古代军队战斗力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古代的运输能力奇差,骑兵是唯一的快速反应部队。

当然周天翼以后也会有自己的骑兵,不过那也只是和古代军队的运输能力持平而已,因此,他还要求自己必须拥有更强运输能力的快速反应部队,所以,拥有车载工具是建立比骑兵更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基础。

周天翼是特工,他当然明白特种作战的重要性。

他准备在以后合适的时候成立特种作战部队,专门执行敌后刺探敌情或者暗杀等任务。他还让匠作营针对这种特殊的军事行动设计一批专用的武器,经过去光工艺处理的倭刀、星星镖、飞刀、手弩、臂弩都是不错的装备。

防水的行军背包和帐篷等将是军队不可或缺的军用装备,所以防水涂料的研制就势在必行。

现在的火铳和红衣大炮都有太大的缺陷,因此,周天翼要求匠作营现在就开始研发带有膛线的火铳和火炮。由于手工生产膛线费时费力,而且产量又小,所以想要进行批量生产和技术进步,机床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

匠作营已经在进行机床的研发了。

当前的火铳分为火绳式滑膛枪和燧发式滑膛枪两种,不仅射程只有100米左右,比红衣大炮近太多;射速也只有2-3发/分,而且还没什么准度;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红衣大炮一直是战争的主力。直到200多年后的19世纪,人们才发明了射程较远的前装线膛枪。

海龙帮缴获的河蓝火绳枪其实就是一种装置了半机械式点火装置的前装滑膛枪,扳机连接着一个夹住火绳的机头,只要扣动扳机,机头下压使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射出。

这种前装滑膛火绳枪虽然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火铳了,但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

例如雨天会浇湿火药;大风天会刮跑火门上的传火药;不安全;风向不对会让敌方闻到火药味;夜间时燃着的火绳会暴露位置;需要时时调整火绳长度(火绳燃烧速度每小时约30厘米)等。正因为火绳枪有如此多的缺点,因此,周天翼很早就给匠作营设立了米尼枪和米尼弹的攻关项目。

霹雳炮虽然有优点,但是射程太近,所以必须进行改良。

周天翼要求利用霹雳炮技术对红衣大炮进行改良,制造出既可以发射开花弹,又进行精确打击的线膛火炮。其实只要米尼枪和米尼弹研发出来后,红衣大炮就可以借鉴这个原理,红衣大炮不过就是更大号的火铳罢了。

线膛火炮虽然厉害,但研发成功仍然遥遥无期。

懂火药的人都知道,火药的密度和爆炸强度是成正比的,密度越大,爆炸力越大。

古代人对于发射火药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火药量多少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就更谈不上火药密度的问题了。

由于古代的科技局限,所以红衣大炮的射程比较近。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红衣大炮发射的时候,爆炸的发射火药会从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空隙流失一部分,所以,发射火药对炮弹实际起到的推力作用相当不完全。针对这个问题,周天翼准备对发射火药进行改良。

他准备设计制作一个发射火药的压缩模具,并对其压缩的密度、形状、重量进行标准化。

为此他亲自绘制压缩发射药模具的比例图,并且指导工匠们进行铸造。这个模具只是用来压缩火炮发射药的,所以,没有想像造大炮那么要求严格,直接用铁水浇铸就可以。铸造好的压缩模具就是个一尺见方的铁块,中间铸有一个和红衣大炮口径一样粗细、炮膛底部形状完全一样的炮膛。

他将海龙帮的每一门红衣大炮都编号,再根据红衣大炮的口径大小铸造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发射药压缩模具。

压缩发射火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火药倒进压缩模具里面,再用一个压缩杵伸进压缩模具里面压实火药。压缩杵的形状实际就是炮膛的阴形,其形状是圆柱形,顶部是平面,和发射药接触的底部是圆球形,和炮膛底部的形状完全一致。为了避免压缩杵和压缩模具在压缩发射药的过程中产生火星儿引起爆炸,压缩杵将采用硬木质。

有了发射药压缩模具和压缩杵,就可以压缩发射火药了。

压缩发射药时,向模具里倒入定量的发射火药粒;在火药粒里面栽入两根绳子作为提手;然后放入压缩杵,再缓缓放下悬吊在压缩杵上方的数吨重物;在巨大重力的压迫下,压缩杵就将模具里面的火药压缩成为固体形状。因为压缩模具和炮膛形状完全一致,所以,压缩完的固体发射药的形状和圆球形实心炮弹形状完全吻合。另外,操作人员躲在远处继续操作,所以即使有危险也不会伤及人员。

红衣大炮发射火药和炮弹装填方法经过周天翼的改革,得到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在装发射火药时,可以用钩子提着固体发射火药上面预留的绳子,直接从炮口轻松而快速地装入,这样就将原来往炮膛里面倒入火药,再压实火药等繁琐的动作简化为一个动作,从而加快了红衣大炮填装弹药的速度;其次,经过压缩的发射火药也比原来的火药具有更大的爆炸力;第三,成型的发射药可以和圆球形实心炮弹底部的接触面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完全地将火药的推动力施加在炮弹上。

周天翼又对红衣大炮的炮弹装填方法进行了改良。

他准备给圆球形实心炮弹包裹上一层浸过硝酸钾的亚麻布。这样在给红衣大炮装填炮弹的时候,不仅可以加快填装炮弹的速度,还可以使炮弹和炮膛之间形成良好的闭气作用增大膛压,发射火药爆炸的时候就不会从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空隙流失,从而增大火炮的射程和精准度。

经过试验,经过改进的红衣大炮提高了20%以上的装填速度、射程和精准度。

这在古代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周天翼并没有重新大规模铸炮,只是设计了一个压缩发射药的工具,再就是给炮弹裹了层布,这些小小的改动就使得火炮达到这样的进步程度,顿时,让匠作营的所有工匠们都在心里对周天翼由衷的敬服。工匠们终于明白帮主不仅在理论上厉害,在实践上更是无人能及。帮主在鹰军基地所做的努力都不是无用功,能够战胜河蓝海军靠的就是幕后的这些苦功。帮主无论在学识还是经验、阅历等方面都领先于他们太多太多,这也更坚定了他们永远跟随帮主的决心。

周天翼又将铸造火炮的口径、炮管长度、炮身大小、炮弹大小等也进行标准化,以后的生产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流水线作业。这些武器的改进将是他领先和战胜对手的根本保证。

七月初,周天翼到达了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马六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