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4章 暖房(1 / 0)

热热闹闹的秋收终于落幕,叶家村民都开始赋闲在家。

叶家则不然,后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暖房。暖房和正常的房间不同,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炕,也没有家具,唯一的要求就是铺设地暖和火墙。秋收完毕后,叶家所有的人手都投入到建设之中。人多力量大,占地六亩的暖房很快建造完毕。

为了方便管理,每一间暖房都建造的一样大,长十米,宽六米。六亩地总共建造了近六十个房间。暖房建造好了并不能马上使用,还需要制作木箱子。不仅如此,叶明泽后来又想到作物通常都长的很矮小,以暖房的高度,可以像种蘑菇那样,搭个结实的木架子,种两到三层。

新做的木框子大多是一米见方,每一个架子长宽都是两米,正好一个架子每一层能放四个木箱子。最底下那层基本不需要移动,木框子便根据架子大小制作,两米见方。这么一来,空间最大程度得到利用。

按每个架子最少两层来算,除去留出来的过道,实际利用面积相当于七亩多,比原先的六亩地还要多。除去玉米高粱之类植株较高的作物,其他大部分都长得很矮小,红薯这些更是贴地生长,轻而易举就能种个三层。若把以上这些都算上,实际耕种面积将接近十亩。

南方之所以能种两到三季作物,就是因为气温够高。暖房就更不用说了,温度最低都能保持十几度,种个两季完全没问题。这还是在庄稼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若是有木系异能者照顾,一年轮作四季都是有可能的。

玉米高粱这类个头高的庄稼和一些需要搭架子的蔬菜,都种在架子最下面一层,白菜土豆这类就种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考虑到采光问题,暖房前后都开了大窗子,窗棱上糊着白色的窗纸,白天透光性还不错。这么一来,大大减少了火系异能者的工作量,每个人能照看更多的作物。

窗户是三层的,糊窗纸的是中间那层,内外两层都是实木的,推拉式。当室外气温过低时,关上内外两层,暖房内烧着火墙和地暖,气温一下子就上去了。

叶家木系异能者算上蒋敬之正好二十个,现在都升到了二级,原本一级时每人能负责一分地,现在则翻倍,十九人一共能照顾将近四亩地。火系异能者和木系异能者人数差不多,每一间暖房由两人施放火球进行照明,总共能给十间暖房能提供充足光照。剩下的暖房自然也不会空着不用,全部种上粮食作物和蔬菜,至于光照问题,只能靠窗户进行自然采光。不管如何,庄稼在合适的温度下,即使光照不足,总归能收获一些粮食。

这次还只是初次尝试,若暖房收成好,那剩余两千亩田地都将按此操作。

木架子和木框子早在暖房还未建造时就开始制作,等暖房落成时,木架子和木框子的制作也已进入尾声。看着一个个木架子在暖房里组装完毕,再放上盛着沃土的木框子,暖房算是正式启动。各种粮食作物和蔬菜种子被撒进木箱子,想必用不了几天就会生根发芽。

暖房中间起了一间房子,这是让晚上轮值烧火墙的人休息之用。六亩地的暖房,光烧火人员就要好些,没有个睡觉休息的地方肯定不成。叶明泽不是个苛刻的主子,这些自然也考虑在内。

暖房已投入使用,接下来就没叶明泽什么事了,自会有专人负责。

这日蒋敬之正在统计今年的收成。不管是细粮还是粗粮,加在一起总共收了三十八万斤,比去年多收成八万斤,果然和当初预计的相差不大,这批粮食足够叶家五百多人敞开肚子吃一整年。蔬菜更是不少,自从蒋敬之到叶家村后,就从未见叶家缺过蔬菜吃。

肉类的话,鱼肉是尽着吃都吃不完,海鲜干货已经堆满仓,至于鸡鸭猪羊肉,叶家下人们也能隔个十天半月就吃一次。若没有外部威胁的话,叶家仆役的日子过的不要太好。

不要说叶家,叶家村其他村民虽说人均土地不到三亩,粮食可能不太够,但喝稀粥吃糊糊还是没问题的,更不用说还有海鲜补充营养,不说脸色有多好,至少没有哪一人是面黄肌瘦的。年年天灾不断,还能维持现在的状况,村民们已经很满足了。当然口舌摩擦不管哪里都免不了,只是都是小打小闹,大的纷争没谁敢闹。攸关自家性命的事,谁都不会糊涂。

眼看又要进入猫冬时期,不光是叶家,其他村民也都打算进一趟县城。自地震之后这还是叶家村民第二次进阳山县城,这回人数没有上次那么多,每家也就出一到两人。尽管如此,所有人加在一起仍是乌压压一片。

一些不靠山不靠树林的村庄大都已经废弃,去年开始阳山县所辖之地气温异常寒冷,没有足够的柴火烧炕取暖,人类的躯体完全承受不住。加之雪灾地震之后,人类减员严重,一些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人口大量集中,自发形成一个个小型村落,越聚越多,直至规模扩大至镇级。

不管是何种生灵,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人类由于过于依赖智慧和工具,这种本能要大大弱于其他物种,只是连年天灾,人类的本能正在逐渐恢复。用大量人命换来这种本能,真不知是福还是祸。不管怎么说,本能增强总归是好的。

人口集中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争权逐利勾心斗角。人越多,纷争也越大。因着是各个村子聚合而成,大多势力分散,能以一个势力掌握主控权的非常少见。也正因为如此,内部纷争非常厉害。

叶家村人浩浩荡荡走在官道上,两旁的村落人烟越发稀少。现在人们不仅要考虑交通方便,更得考虑人生安全。从这一点上来说,官道附近显然不太安全。想必住在路边的村民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开始寻找出路,不管是投亲靠友还是另觅它地安居,总比留在老家安生。

这一次进城,叶明泽一行人并未碰上其他人,也没遭遇抢劫,很顺利就进了城,自然每人都被守城门的兵丁刮了一点油水,好在还不算过分,还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叶家村别的没有,就海鲜最多,这次主要交易货物依然是它。好几个月没来,村民们多带点海鲜干货也能说的过去,至少不会太引人侧目。叶家村民粮食不太富裕,进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采买一些粗粮,能换多少就换多少,其次就是补充家里短缺的物资。

叶家今年收成还行,尽管粮食储备只有一年,至少叶明泽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并不那么着急采买。他此行的主要目标是糊窗户的白纸和红糖,至于醋和酒可以少量买点。若能用海鲜干货换到一些高粱那是最好不过,毕竟购买原材料是最划算的,有了它,自家就可以酿酒和醋,如此一来,能省下不少物资。

现在刚秋收完毕,西市比上次他们过来要热闹不少。也是,那时刚遭灾不久,人都还没缓过劲来,哪有心情逛市场。现在吗,大家口袋里多少都有些物资,也舍得拿出少部分用来交换。

市场稳定之后,除了粮食这种硬通货之外,其他各种货物的价格比起上次来都有所回落,特别是那些高价物资。海鲜自然也包括在内,这点叶明泽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价格下降并不是因为货物变多,而是阳山县城人们的消费力下降了。价格高于顾客的预期,自然货物积压,今天积压一些,明天又有新的货源,时间长了,价格自然回落。

不过再怎么说,海鲜捕捞难度摆在那里,价格怎么都不可能降到以往的水平。上回是因着叶家村出货量大,卖的才比较便宜。这次价格下降之后,也只比上次低一些,村民们很容易就接受了,自觉分成两拨,一拨找好地方开始摆摊,另一拨则拿着自家的物资到其他摊位上进行交易,主动出击和被动等待都占了个全。

叶家也同样如此,一进入鱼市就兵分两路。别看西市比上回他们来时热闹不少,来来往往的行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脸色都没比上回好多少,可见日子依然艰难。

从城门到西市,一路上叶明泽并没有看到乞丐之流,对此他很疑惑。不过现下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和蒋敬之正忙着购买窗户纸。亏得阳山县城有造纸作坊,要不然可能连纸都用不上。书生用纸很贵,窗户纸价格却不高,家家户户都用得起。挑选纸蒋敬之比较在行,自然由他做主。

什么东西都分档次,连窗户纸也不例外。蒋敬之货比三家后,挑了性价比最高的一档纸。由于他们要的量大,掌柜的给打了折扣。现在大家最看重的除了粮食就是晶石和晶果,不管何种纸都不太好卖,这么大一桩买卖,他自是不能放过,宁可价格低点也要做成这笔生意。生意达成,掌柜乐呵呵地将蒋敬之他们送出店。

蒋敬之拿来交换的是海鲜干货,掌柜的并未拒收。其他物资可能不好交换,粮食肉类却并不不愁销路,经营铺面的掌柜一般都很乐意收到这些。

经过这么长时间,有钱有权的人家房屋早就修葺一新。那些平民百姓则能力有限,仍有不少屋子无力翻修,倒塌的房屋更是没有能力重新修建。

叶明泽看着这些,不由感慨万千。要是当初没有买人,就靠自家十来人又能做些什么呢?给人打工他肯定是不干的,当初在现代他都白手起家,管理一个偌大的公司,到了大兴朝那更不可能了。现代至少还讲点人权,古代谁讲这个,一旦为别人工作,就得有当孙子的觉悟。恰恰叶明泽就没有。如果他晚穿越一两年,那么可以想象现在过的日子将如何艰难。

好在以上一切都不成立,他自己有不小的势力,阳山县城范围内想要动叶家村的都得掂量掂量。重要的几样物资采买完毕后,其它的叶明泽就不管了,都交给随行的管事们负责。他则带着蒋敬之和一部分护卫出发去叶则武家。

他们到时,叶则武照样没在家,只叶老爷子一个人在堂屋自己跟自己下棋。

“明泽,敬之,你们来了,不要拘束,坐。小江,叫厨房做两碗糖心鸡蛋,速度点。”

“爷爷,我那份就不要上了,我不爱吃甜食。给我倒杯红糖水吧。”蒋敬之没有和叶老爷子客气。也是,自家爷爷,和他客气就太生分了。前几次来这里做客,招待他们的次次不同,这次不巧正撞上他不喜欢的。

“行,就按你说的。”叶老爷子转头吩咐照顾他的小厮。

“爷爷,就你一人,其他人呢?每次过来,都没见堂弟堂妹,他们似乎很喜欢呆在自己房里?”叶明泽来过好几次,都是他到之后,堂弟堂妹才出来见他们。

“跟着老头子比较闷吧,在自个院子里多自在。”叶老爷子很有自知之明。既然二孙子夫夫来访,他也不下棋了,收好棋盘,专心跟叶明泽夫夫闲聊,“你爹他们都好吧?”

“嗯,都还行。爷爷,现在有治疗异能者,你脚治好了没?”治疗异能者不是万能的,至少他所知的二级治疗异能者没有那个能力。治疗异能能治愈的大多都是外伤和各种异能的伴发伤害,如火系异能的灼伤,冰系异能的冻伤这些,对于病毒细菌引起的疾病则无能为力。不过也不是毫无用处,对这些病人释放治疗异能至少能够增强病人的抵抗力。脚伤应该也包括在内,所以叶明泽才有这一问。

“嗯,好了。对了,五媳妇生了个小子,等则全回来就让他带你们去看一眼。”

“爷爷,我也正要和你说这个,敬之给你生了两个玄孙,叫家辉家耀。他们还太小,这次就没带过来。等他们再大些,我就带他们过来给爷爷看看。”

“好,好,再大点就带来让我这个老头子乐呵乐呵。明泽,千万记得,别忘记了。”一下子有了两个玄孙子,叶老爷子听了也乐得很,连皱纹都舒展不少。

“嗯,我一定记得。”

没几句话的工夫,小江就端了红糖水上来。蒋敬之接过,放在桌上双手捂着瓷杯正好能暖暖手。现在这个温度还不算太冷,堂屋里只点了一个火盆。蒋敬之在外面逛了不短的时间,身体一下子暖和不起来。从瓷杯上传过来的热度,慢慢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意。随着一杯红糖水下肚,蒋敬之整个人算是活过来了。

糖心鸡蛋还没上来,叶明泽的三婶和堂弟妹们倒是先到齐了。蒋敬之从边上的礼品中拿出蜜饯果脯和干果,叫小江装盘之后再端上来。

叶老爷子比较疑惑:桌上摆着不少瓜子糕点,蜜饯果铺也有,怎么还特意拿出来,难道和桌上的有什么不同?

叶老爷子的疑问很快得到解答,小江端着果盘,身后跟着提着食盒的仆从,不疾不徐地迈进堂屋。

端上糖心鸡蛋后,仆从很快就退下,小江则随侍在叶老爷子身后。

“爷爷,这些是我和敬之进山发现的,那里估计有地热,气温很高,这些南方特产水果才能得以生长,还算是个稀罕货。爷爷,您尝尝。”叶明泽见几个堂弟妹都好奇地打量着果盘,便又开口道,“三堂妹,四堂妹,你们也吃。”

“吃吧。”叶老爷子看几个孙子孙女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忙开口说道。

有了爷爷的许可,堂弟妹们开始放开手脚自行拿取。

“这个是香蕉片,二堂哥成亲那会我吃过,真好吃。”

“这个我认识,是干荔枝,嗯,那个是干桂圆,真甜。”

......

小家伙们吃的很开心,边上的人看的也乐呵。

“爷爷,怎么三叔不在家吗?”叶明泽坐了好一会,也没见叶则成露面,想来是不在家。

“嗯,则全给他找了个活干,他现在也忙。”

“这样不错,有活干可以多点收入,也不能光靠五叔一个人。”叶明泽对此很是赞同。

“明泽,敬之,你们的孩子出世了吧,是儿子还是女儿?”三婶陈氏来得晚,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三婶,是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多月大。”

“啊,大嫂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到了你们这还是如此,真让人羡慕。”陈氏只有一个儿子,现在还小,宝贝着呢。

叶明泽只是笑笑,没有接话。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叶则成和叶则全两兄弟前后脚进了堂屋,发现二侄子夫夫也在,随口打了个招呼。

“五叔,城里怎么连个乞丐都看不到?”叶明泽还记着当时的疑惑,这下想起便问了出来。

“这不是地震之后不少田地都成了无主之地,乞丐都被人收编种地去了。他们只要给口饭吃,饿不死就会好好干活。怎么着都比做乞丐强。”

叶明泽:“看起来那些人心肠还算不错。”

“真算起来,雇他们干活的人得的好处更多。这些乞丐只是没本钱,不得不被人扒下一层皮。”叶则全对此心知肚明。

“不管怎么说,就像五叔您说的那样,总比当乞丐好。这里冬天那么冷,当乞丐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个未知数。现在他们成了别人的手下,至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蒋敬之看得很明白。

“五叔,官道两边的村庄大都荒无人烟,上回路过时还看到有不少人,怎么才过去几个月,就成了现在这样?”叶明泽面带疑惑。

“官道两边住着不安全,容易遭劫。不止这些村庄,现在好多村子都整村搬走了,自发汇聚成了几个大型村庄,人数多的更是已经达到了镇的级别。”

叶明泽:“这么一来,抢劫的应该少了吧?”

“是啊,新形成的大型村庄大多易守难攻,人数又多,想要攻占不太容易。”叶则全顿了顿,又道,“那些村子前身不少遭过抢,现在聚在一起都学乖了,村子外面砌了围墙。从建成之后,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听说哪个村子被抢劫成功。”

“那不是很多田地没人种了?”叶明泽很好奇。

“这不都被逼上绝路了,谁还管这些。再说,大型村庄周围田地不少,够他们种的。只是能不能分到村子附近的田地,那只能看各家的能力了。”

众人正在畅聊,午膳陆续端上饭桌。叶则全家人都到齐了,只差小刘氏一人。

“五叔,五婶身体还没好?”叶明泽并不想叶则全家出什么事,他们好好的,他也能少费点心。

“好的差不多了。这不孩子才满月没多久,她打算再养养身体,索性等身体彻底好了再出来走动。”对于小刘氏的做法,叶则全也表示赞同。家里已经经不起再次打击,养好身体最重要,“饭后你和敬之跟我去看看孩子,儿子刚出生时可够丑的,现在长开了看起来顺眼很多。”

午饭还不错,有鱼有肉,至少比上回他们进城时要好。看来地震之后大部分人都缓过来了。

好几年了,叶明泽和蒋敬之都还未曾进过叶则全和小刘氏住的第二进院落。院子里丫鬟婆子不少,主子却只有三个,有点奢侈。叶家那么多下人可都被叶明泽拿来当长工用,这种被下人围绕的感觉他还未曾体验过。

他们并没有进小刘氏的住屋,坐在堂屋上嗑瓜子闲聊。

“夫人,老爷的二侄子夫夫过来了,现在正在咱们院子堂屋里等候。老爷的意思是让您带小少爷出去见客。”

“知道了,帮我梳个简单点的发髻。”小刘氏身体好得差不多,下床行走完全没问题。

虽说只是见侄子,不用打扮的太过繁复,饶是如此,等小刘氏抱着儿子出门时,已经过了半个小时。

叶则全看起来已经习惯,见小刘氏过了这么久才出来,脸上并未见异色。他接过小刘氏手中的儿子,递到叶明泽手上:“明泽,你抱着看看。”

小堂弟被转了几次手都没有被弄醒,仍在呼呼大睡。五叔家生活条件不错,孩子在母体中受过伤,出生时身子有点弱,现在养了一个多月,和正常的孩子并没什么差别,已经有白白胖胖的趋势。

叶家上至叶老爷子,下至自家两个儿子,没有一个人是长得难看的,这个小堂弟自然也不例外。眼睛闭着看不到,其他眉毛鼻子嘴巴都长得不错。蒋敬之也探过头来看了几眼,感觉小堂弟和五叔五婶都挺像,大体是一些部位随了父亲,一些部位随了母亲之故。

孩子还小,不好长时间呆在外面,叶明泽把他递给小刘氏身边的妈妈,由她抱回房内。小刘氏没走,她好久没见叶明泽夫夫,这次也正好可以聊聊。

刚才叶则全就告知小刘氏叶明泽夫夫生了对双胞胎儿子,她便翻出几块丝绸:“明泽,这些可以给家辉家耀做些小衣,不值当什么。”

叶家并没有穿丝绸衣服的习惯,不过五婶的心意他不便拒绝,便让蒋敬之收下:“五婶,客气了。我带了些药材过来,有鹿茸虎骨之类,在前院堂屋里,您有什么需要可以向爷爷拿。”

毕竟同小刘氏不是很熟悉,没聊多长时间,叶明泽和蒋敬之就告辞了。他们还要和村民汇合,同叶老爷子交代一声后便出了叶则全家。

小刘氏受伤加怀孕期间,家里仍由她掌权,各房各院都有嬷嬷管事负责,她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人情往来自然也归她管,叶明泽两人走后,东西很快就造册分配完毕。小刘氏看着手中的单子,眯了眯眼:海鲜肉类就算了,都很常见,居然连荔枝龙眼都有。她虽没吃过,至少也是听过的,知道这些东西是南边产物,在阳山县城着实是个稀罕物。

边上小刘氏的心腹妈妈也看到了单子上的内容:“夫人,老爷的二侄子是个能耐人物,万不可小觑。”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荔枝龙眼拿来尝尝,连我都没吃过呢,你也吃几个,过了村可没这个店了。”

“还是夫人心肠好,连我们都想着。”心腹不愧是心腹,时刻不忘逢迎自家主子。

地震导致人口减员严重,差不多一年过去了,阳山县城里又有不少人补充进来。虽比不上地震前,起码看着不那么死气沉沉。城里人看着光鲜,实际上除了比较安全之外,底层居民的生活条件未必比得上那些依山傍水的大兴村落。

得到各大势力的庇护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付出同样的劳力,得到的报酬多半不如太平年间。可即使这样,人们依然甘之如饴。能有个安身立命之地,他们已经非常满足。阳山县城容纳能力有限,并不是人们想进就能进来的。若自身没一点没事,也没有人托关系说情,这有限的名额自是轮不到他们。这么说起来,能进这里的至少还有点“后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狂人归来 冰之帝王(竞技) 镇国龙婿萧辰 库洛洛遇上库洛洛 刘长川吴三林 罪犯演太像,粉丝问我蹲过几年 我成了女文青 侠女奋斗史 惹遍诸天位面 海贼之不祥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