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建京风云 十六(1 / 0)

一提起赵汝真,李凰熙就歪头状似一副不明白的样子着看他,“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何就不喜欢赵汝真?只因为她是梁博森要硬塞给你的?”想起前世眼前的男子也很少与赵汝真一起出现,不过那时她的眼睛看不到他,自然不太留意他的事情,建京的风气尚算开明,对女儿家的拘束也不是太过严苟,这或许与隆禧太后这人有关。

“吃醋了?”梁晏好笑地拥紧她的柳腰,头搁在她的肩上笑着问,眼里满是笑意。

李凰熙一把推开他有些欠揍的脸,斜瞟他一眼,佯怒道:“跟你说正经的呢,你说到哪儿去了,得了,我至今还怀疑你对我的感情是不是假的……哼,我名义上还是你的表侄女,滚一边去……”身子一扭挣脱开他的钳制。

梁晏看她好像真的动怒,忙安抚地将她往怀里一抱,“好了,别恼,我对你如何你会没感觉吗?”顿了一会儿,方才低声道:“我对她一直没有多余的感情,梁博森提起时我也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凰熙,若不是看你对她似乎有几分同情的意味在,说实话,我不会过多地管她的死活,这婚期我一天不点头,谅梁博森也不敢就那样的往我的床上送,只是我拖得,她的年华却拖不得,赵家已多次提及婚期,凰熙,她于我没有半分的意义。”

他会说这样自剖内心的话无非是想要安她的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她的内心其实不若外表坚强,尤其是对感情,直到现在两人看似进展一大步,但是若有一个风吹草动,她很可能就会缩到壳里不再回应,他要将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面,不让这一段尚未巩固的感情经受到挫折,更何况这是她有意或无意地试探。

李凰熙定定地看着他被树影遮挡住明暗交错的脸,心里第一次猛烈地跳动,那么一丝细微处他居然留意到,没错,她是不喜欢赵汝真,但是一想到她前世的下场以及自己的,还是有几分凄凉在,虽然两人遇到的男人性质不一样,可同样是没有戴眼识人的后果。

“只怕她对你的执着太深,不好赶呢。”她咬着手指轻轻地道,轻舒一口气,赵汝真也许未必真爱梁晏,但她绝对舍不得梁晏的身份与容颜,抬头笑看他,“还不是你这张脸惹的祸?男人要这么好看做甚?”

“那好,我去找把刀将这脸划花了,可好?这样就没有女人打我的主意……”梁晏笑嘻嘻地用自己新冒出来的胡子渣扎她嫩嫩的脸蛋。

她脸红地想要推开他却是未果,在春日的暖阳只能隐隐绰绰照进来的密林里面,这一方天地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春情。

赵汝真回到原地没有发现梁晏与李凰熙的身影,哪里还坐得住,尖尖的瓜子脸上有着隐忍的怒火,这两人还说什么也没有,一趁她走开一会儿现在双双都不见,两眼四处睃巡也没有瞧见这两人的身影,握紧拳头。

她一双上翘的丹凤眼看到两人的下人尚在原地,估计没有溜走,看了眼那密林,不顾仪态地提裙朝密林而去,心中暗骂李凰熙这个暗中勾别人未婚夫的狐狸精,春天的泥地里有几分松软,走在上面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不着力,赵汝真的厌恶地看了一眼,她是名门闺秀,何时受过这份罪?

她一扬眉看到李凰熙从密林里面出来,赶紧三步并做两步地上前,一把紧紧地抓住她的手两眼往她的身后张望,没有看到那个身影,她又不甘心地引颈眺望,还是没有人跟在李凰熙的身后。

“你这是干什么?”李凰熙不悦地挣开她的抓握,这个赵汝真看不出力气挺大的,将她的手都抓红了。

赵汝真恶狠狠地问,“就你一个人?他呢?”

李凰熙回了一个“我怎么知道”的眼神,提起裙摆准备回去,小巧的绣花鞋踩在泥地里留下一个颇深的痕迹。

“哎,你别走,我正问你话呢,你不是跟他在一块吗?李凰熙,你别骗我,真当我是那个被你们戏耍的猴子……”赵汝真愤怒地跟在她身后道,她李凰熙只是梁晏的表侄女,两人就算暗通款曲又如何?一辈子见不得光,她在心里唾弃着。

李凰熙猛地一停住转身面对在她身后穷追不舍的赵汝真,差点就跟紧跟着她的赵汝真撞了个满怀,赵汝真看她停下也赶紧刹步,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态度。

“赵小姐,你告诉我,你真的喜欢表叔吗?”李凰熙正儿八经地问道。

赵汝真因她突然直白的问话脸上而一红,随即冷笑道:“郡主这问话好没道理,再者女儿家哪能如此粗俗,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能挂在嘴巴上吗?还是说郡主的家教就是如此,那恕汝真不能苟同,汝真也年长郡主几岁,今儿个还真得好好地跟郡主说说女儿家应有的礼仪,郡主的年纪不小了,也该注意一下,这种孟词浪语郡主往后还是别说的好……”

李凰熙看赵汝真一副说教的脸孔,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而且看她的样子没有消停的准备,不耐烦地打断道:“赵小姐,回答我的话,你到底喜欢不喜欢我表叔?还是觉得他是相爷之子又有建京第一美男子之称,所以你才对这门亲事这般紧张?”

赵汝真听到她不悦地低喝声,脸上更形不悦,“这是我赵汝真的事情,轮不到郡主这个晚辈过问,等我与梁公子成婚,郡主也得唤一声表婶,对待长辈就要有晚辈的样子,这样才能惹人疼。”刻意昂着头,无论如何这一桩锦绣良缘她是不会放手的。

“即使表叔他说不喜欢你,你也非他不嫁?”李凰熙没有动怒,而是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赵汝真的脸上微微一变,莫非梁晏与她说过什么?她的心头一阵紧锣密鼓的敲打着,订婚了几年,她从来没考虑过梁晏到底喜欢不喜欢她,只知道自己将来是他的人,要以他为依归,要学好当一个主母,然后相夫教子,一如几千年来每一个女人所走的道路那样生活下去。

很快,那微微一变的神色就被遮掩过去了,她反唇驳道:“郡主,那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再说将来我们成亲后自然会恩爱无比,这轮不到郡主操心,郡主还是操心自己的事情吧。”说完,她率先往外走,没有再紧密盯着李凰熙。

李凰熙也没有介意她不敬的行为,同样抬脚就走,与她并排而行,两眼看着她道:“赵小姐,如果表叔跟你提出退婚呢?你是应还是不应?”

赵汝真努力地维持着脸上自然的表情,这个郡主越发讨人嫌了,“郡主你说的根本就不会发生,再者好马不配二鞍,好女子自然是要从一而终,《女诫》上说得可是清楚明白,莫非郡主没读过?”

“赵小姐,我这些都只是试探的话而已,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就真的打算糊时糊涂将就下去?表叔是如何想的你就不关心一下吗?往往男人的想法也是你未来幸福与否的基石所在?”李凰熙微微一笑,“如果我是你就绝对不会这么盲目,事关自己未来的幸福,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若是遇人不淑,将来有你哭的时候,那会儿,可别怪别人不提醒你,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趁着赵汝真怔愣的当口,李凰熙这回先走一步,走了几下方才回头看向那个仍没有回过神来的女人,“对了,赵小姐,女人也是人,不是牲畜,什么好马不配不二鞍的比喻,我可不爱听,你有兴致将自己与马这牲畜相提并论,那是你的自由,可别扯到我,我只知道追求幸福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赵汝真的眼睛瞬间睁大,她……她怎么可以这样说,这是大逆不道。

自打上了第一堂的启蒙课后,她被灌输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小的时候她也曾质问过先生,女人也是人,怎可与牲畜相提并论?无奈先生却是当即拉下脸,然后拿着戒尺在她的手掌心里狠狠地打了二十下,然后才气呼呼地道:“那是圣人说的话,圣人的话不会有错,女人不安份,就是牝鸡司晨,天下大乱的开始,祸水红颜是祸国殃民的根源。”

那一天先生还向她娘告状,一向疼爱她的娘不顾她的手被打肿,恶狠狠地罚她不准吃晚饭,还说好不容易请得有名望的先生来执教府里的女子,你还要出言顶撞,若是气走了先生她就唯她是问,她娘噼啦叭啦地训了她足足一个时辰,侍女进来禀报说是她爹回府了,她娘才回到上房领着一群姨娘通房等在花厅里迎接。

她还记得那天肚子很饿很饿,她娘也没有来看她,而府里的庶女妹妹们却是接二连三地名为慰问实则嘲讽地来看她,那天的深刻教训是她再也不敢置疑先生所教的东西,加倍学好,果然爹与娘都越来越喜欢她,她也渐渐自鸣得意,而忘了她的初衷也是女人不是牲畜的想法。

她感觉到周身有些冰凉,方才回过神来,看到李凰熙已经走出老远了,那背影看来极其的飘逸,有几分洒脱的感觉,不过看了半晌,她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脸上又一激愤,快步追过去,“郡主,你的脚什么时候好了?你奸诈,一直都没提……”

前后两个女人相继离去,躲在树后的两个大男人方才现身,萧荇的脸上阴暗不明,两眼直直地看着李凰熙的背影,她居然敢于否定千百年来女子的教育,想到刚才她对着赵汝真说的那一番话的神情,极其的神彩飞扬,洋溢着特别的朝气与自信,一时间,让他的眼里只看得到她的身姿。

他也自然而然地想起梁兰鸢,那一年也是同样一个女子将书本扔进荷花池中,不屑地冷哼,“本小姐就是要与天下人较一日之长短,又如何?什么牝鸡司晨,天下大乱,呸!”

看到他在柳树后面,她起初吓了一跳,随即两眼狠狠地瞪着他,那一刻的梁兰鸢也同样耀眼夺目,令他甘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萧公子,走喽。”李茴道。

萧荇没有吭声地与李茴一道走出密林,他的眼睛很自然地睃巡在李凰熙的身上,那不高的身子骨似乎蕴藏着一股能量。

此时,赵汝真朝梁晏道:“梁公子,既然郡主的脚已经好了,你的任务也完成了,不若就不打搅郡主种甘薯了吧?我们回去吧。”

梁晏没看她,“我对这甘薯越发上瘾了,暂时就呆在这儿,赵小姐还是先行回去吧,来人,送赵小姐回去……”

“我没关系,我在这儿陪着你。”赵汝真握紧袖子下的手,脸上挂着适时的笑容道。

“随便你。”梁晏斜睨她一眼,看来小表侄女跟她说的话她并没有听进去,脸上有着淡淡的嘲讽,这个坑是她自己挖的,将来坑了自己时也别怨别人没有提醒。

正在指导庄稼汉种甘薯的李凰熙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梁晏向自己而来,赵汝真的脸上青红交错,有几分幽怨地看着自己,罢了,她想不通她也不再多费事,笑着支使梁晏干农活。

站在田垄上看着他们两人默契行事的赵汝真,心里不若表面那般平静,原来他也能如此笑得开怀,不若在自己面前那般笑得疏远淡漠,偶尔她还能从他的眼里看到一丝丝的轻蔑,那高远的形象是很美,可是不真实,缺乏了人间烟火的熏陶,倒有几分虚假之态。

李凰熙的话浮现在她的脑海里面,她一直以来是不是错了?可是……百般思绪纷涌而上,心间如这交错存在的田垄那样剪不断理还乱。

正在大家都忙着种甘薯之际,竟有忠王府的下人跑着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道:“郡主……小……王爷……府里……出……事……了……”

正由梁晏扶着走上田垄的李凰熙脸上一变,府里出事了?会在这个时候派人来通知,看来定是母妃出事了,思及此,她的脸色大变,忙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王……妃……她……”那人一口气喘不上来,一句话都说得不利索。

梁晏看到她的手一直在打抖,忙安抚道:“凰熙,不会有事的……”

李茴赶紧闪身到妹妹的身边,他的心往下一沉,孙抚芳怀胎已有三个月,看来还是防不住有人要下手吗?他正要上前询问,就听到不耐烦听这个喘不过气的下人说完话的李凰熙吩咐道:“大哥,这儿交给你,褚侍郎,有劳你看着,我先回府一趟。”

褚世泰的表情一严肃,听闻忠王妃有孕,大户人家里面的猫腻不少,遂点了点头。

李茴也想跟回去,但看了看那刚种下没有多久的甘薯,不得已只好留下,看着梁晏已经拉着妹妹走远了,他顿时一阵心乱如麻,忙朝停下来的众人道:“好了,都回去干活……”

“等等,我也去。”如一阵风般,赵汝真也赶紧跟上前面几人的脚步,这段田垄高低不平,极其难走,一直以来坚信的信念不会那么容易就崩溃,她不能放任梁晏与李凰熙独处,还是看紧点比较好。

宗人府。

靖王妃亲自将食盒放到丈夫面前的桌上,看着他消瘦下去的脸,心里一阵的难过,将里面的食物拿出来,还吩咐小厮将锦被拿进来,“王爷,现在还有几分春寒,上回带的被子用了这么些日子怕是会有几分寒凉,妾身带了新被褥来……”

靖王阴沉着脸看了眼发妻,“你怎么来了?回去,给母后看到她又要不高兴了,不就是说了李盛基几句话而已,母后就这般不念情……”一提起母亲当着一众朝臣的脸就那样惩罚自己,半分余地也没有,他的手就紧握成拳。

靖王妃杨氏忙蹲下来握紧丈夫的手,“王爷,忍忍,这些个话不能让人听去,谨防隔墙有耳……”

靖王方才住嘴不再祸从口出,对于那个坐在龙椅后指手划脚的老妖婆他是早已恨之入骨的,拿起筷子挟了一口菜,喝了一口美酒,低声道:“外头的环境如何?”

“有林大学士兜着,现在还坏不了事,患难见真情,那起子小人散了就散了,王爷也无需挂怀,早点看清未尝不是好事,听闻忠王府现在倒是门前鞍马兴盛,他那女儿为他挣了不少面子……”杨氏同样声不高地道。

“你有没有按我说的让芳熙进宫陪太后?”靖王突然道。

杨氏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王爷吩咐的妾身怎会不照做?梁兰鸢还在慈恩庵,李凰熙去种甘薯,明福公主至今仍在禁足,太后娘娘身边没有人围着,我们芳熙这会儿倒是颇得太后的宠爱,有她给你说好话,指定过不了多久太后就会对你重拾信心,也就这几日,王爷就再忍忍。”

靖王阴沉着脸再干了一杯酒,希望自己这个女儿也能讨得老妖婆的欢心,这样他也不输给忠王多少了。

“哦,对了,我来时听说忠王府里面闹翻了天,看来有人要出手了,听闻已经赶紧着人请御医到王府诊脉,只是不知道她现在的情形如何?她那肚子得到太后的关注,若是出了问题我看太后对她也不会再宠爱……”杨氏撇嘴道。

“那你还不赶紧让人打听去,还忤在这儿?”靖王不悦地低喝一声,他也见不得忠王过得好,再添一嫡子那简直就是给他添堵。

杨氏忙道:“现在听闻忠王府的几个门都紧闭关着,连只苍蝇都不让飞进去,哪能得到什么最新消息?”

“那你是嫂子,你不会登门拜访假意关怀一下?传到母后的耳里不是也对你有利?指不定母后还会高看你一眼呢。”靖王朝妻子吼了一句。

杨氏这会儿得到丈夫提点,方醒悟过来,忙一拍额头往外走,直怨自己一时糊涂没想明白,遂一刻也不耽误赶紧就走。

慈恩庵。

梁兰鸢正在那儿听着尼姑颂经,耳朵都要发麻了,忽而看到有一抹亮光闪过,遂起身朝那住持师太告了一声罪,说是要方便一下,急急地起身走出大殿,往回廊的阴暗处而去,那儿已经有一名黑衣人等候在那。

“讲。”梁兰鸢冷声道,她人在庵里,可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却是密切关注。

那人低声禀报了几句,然后就是梁兰鸢抬手怒掴他一巴掌,一张俏脸都已经因为气愤而微微扭曲,“你们都将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我不是说过就算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保住忠王妃的胎吗?现在你们居然连人在汤里面下毒也阻止不了,一群废物,相府养着你们何用?”

一连串训斥的话源源不断地从那嫣红的嘴唇里吐出来,梁兰鸢时刻都记得姑母说过的话,即使再不愿,也要倾尽全力保住孙抚芳那块不知是男是女的肉块,“你回去,得到最新消息赶紧回来向我禀告,听明白没?”

那名黑衣人不敢分辩,“咻”地一声就消失不见。

梁兰鸢神情高傲地一整衣衫,望了眼建京城的方向,目光阴深。

皇宫。

隆禧太后正在悠闲地听着小曲,这是她忙里偷闲最大的嗜好,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些年建京城里面爱听戏的越来越多。

她的手正轻轻地和拍着拍子,一脸的悠闲,挥了挥手示意容公公不用再禀报了,双眼早已洞悉世间万事,不以为然地冷笑一声,“有人还是忍不住要动手了。”

“娘娘要不要下道旨意震慑一下那些个不安份的人?”一旁的金嬷嬷给斟了碗茶水,小心地问道。

隆禧太后的眼角斜睨她一眼,随即道:“不用,哀家已经给了孙氏太多优待了,若她真没本事保得住胎,只能说哀家与这孙儿没缘份,哀家当年怀胎时还没有人会这样想方设法给哀家保胎,哀家还不是在腥风血雨中顺利生下皇儿?”然后手又开始再度打拍子,似乎对这话题不再感兴趣。

金嬷嬷面上有几分不自然,太后娘娘的眼睛越来越利,悻然地退了下去,一转身看到仇嬷嬷一脸冷笑地看着她,“那个忠王府的小郡主给了多少银子收买了你,让你这般为忠王府着想?”

金嬷嬷皮笑肉不笑,“你想到哪儿去了,上回我们不都承了她的恩吗?你这么快就忘了?别姓仇,就真的恩将仇报。”

“哼,我才不会感念她的小恩小惠,太后娘娘哪舍得真罚我们,你也太把她当回事了。”仇嬷嬷冷道,看到靖王府的大郡主李芳熙正端着滋补的汤水走进来,忙上前去侍候。

金嬷嬷看了眼她的背影唾弃了一口,“呸,不知感恩的东西。”

李芳熙一身茜色宫装显得那张小脸越发的娇俏,整张脸单看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含笑的眉眼看起来倒也顺眼,此时正揭开炖盅,笑道:“皇祖母,臣孙亲自做的炖品已经好了,皇祖母赏脸尝一尝?”

隆禧太后看着她笑意盈盈的脸,倒也不排斥她的讨好,“芳熙,这些事交给宫娥即可,你是郡主哪需自己动手?来,到哀家身边坐。”

李芳熙忙起身坐到隆禧太后的身边,眼色却看到一旁的容公公正在着宫娥试吃,心里就是一沉,太后连她也防?可是她听闻上回李凰熙进宫侍候时,也有亲自下厨,太后也没有让人试吃啊?莫非还真要分个亲疏厚薄?自己也是她的亲孙女啊。

正暗自腹诽的时候听到太后唤她,她忙掩下心中的不快,转头面对隆禧太后时已经转换了一张笑得异常灿烂的脸,对台上指指点点地说着隆禧太后会喜欢的话,一时间,祖孙俩都笑出声,气氛看来颇为和谐。

忠王府的大门此刻紧闭,李凰熙赶回来之际正好看到靖王府的马车,眼睛微微一眯,忙着人将马车驶近,那守门的人正不知与靖王妃杨氏说什么,杨氏的脸上布满不悦,正要提高声音说话。

李凰熙却亲自一把掀起车帘子,朝那守门人道:“怎么了?”

守门人一看到李凰熙忙松了一口气,上前行礼道:“郡主,您回来了,王妃吩咐过今儿个不待客,靖王妃偏偏又要进府……”

“凰熙回来了?那就好了,我正好想来与你母妃叙叙话,这不,你这忠王府守门的人却不让,我可是你的伯母,想着你母妃害喜严重,特意来探探……”

李凰熙看了眼她那似真诚的笑容,道:“二伯母的好意凰熙心领了,只是这会儿府里出了点小事,母妃下令封府,二伯母不若先家去,改日凰熙与母妃必定上门给伯母赔罪。”

杨氏一听哪里还高兴得起来,皱了皱眉,看到马车里头晃动身姿的赵汝真,随即又看了眼梁晏,冷声道:“哦,伯母要进去就不行,别的人就可以?凰熙,亲疏有别的话不用二伯母教你,你府里出了点小事,二伯母更要去帮忙,你母妃身怀有孕,你又年纪轻不经事,二伯母是好心来帮衬一二的,现在看来倒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二伯母说的是哪儿的话,表叔与赵小姐正要各自家去,他们只是不放心凰熙才会送我回来,表叔,是这个理吗?”李凰熙的脸色看似平淡,实则心中怒火高涨,一面由人扶着下马车。

梁晏冷冷地看了眼靖王妃,绯色的薄唇轻启,“正是,靖王妃这会儿进府不是给忠王府添乱吗?凰熙,表叔这就回去,你赶紧回去看看三表嫂吧。”

李凰熙点了点头,然后头也没回地裙袂一扬闪身进了府里,一进去即大喝一声,“关门,今儿个有客一律不招待。”

靖王妃还想要说几句,哪知朱红色的侧门已经迅速关上,而李凰熙的声音更是已经走远了,气得直拽车里的褐色流苏,更兼看到梁晏朝她冷冷一笑后,马车扬鞭,经过她时,只听到隔着马车,男子爽朗的笑声,“靖王妃若真的对忠王妃怀孕一事真的关心,就不应该在此给别人府里添乱,不知是不是想着混水摸鱼?别当别人都是傻子。”

“梁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本王妃行事何时轮到梁公子插嘴?我还没说你对凰熙……”靖王妃杨氏的脸一红,不知道是不是被人说中心事,当下想要反驳几句,却在那飘起来的马车帘子里面看到赵汝真的脸,顿时哑口无言,人家未婚妻正在车上,自己那讽刺的话就没有立场去说。

“我是没资格评论,只怕姑母对这一幕会有兴趣的。”梁晏道。

一提到隆禧太后,靖王妃就敢怒不敢言,只能气忿地将帘子用力地拉上,不悦地重喝了一句,“回府。”真是讨了晦气。

忠王府内没见到一个下人走动,李凰熙的心直往下沉,急急忙忙跑着回到后院,到了忠王夫妇歇息的院子,里面跪满了黑丫丫的一群人,一旁还有打板子的声音,她匆匆瞄了一眼,是厨房的人,那几个厨娘喊声震天,可见板子打得极重。

侍女一看到她回来忙掀帘子,她二话没说就冲了进去,“母妃……”

里头立时传来孙抚芳有力无气的声音,“凰熙?快快快,让郡主进来……”

李凰熙一听到母亲的声音,心下一松一紧,忙掀了帘子进去,立即看到孙抚芳歪躺在贵妃榻上,鬓发衣衫都没有凌乱,李芫正伏在她的怀里睁着眼睛看她,她两眼一睃巡看到母亲似乎一切安好,那肚子也没有什么不妥,遂长吁一口气,“母妃,你没事就太好了。”

孙抚芳在许嬷嬷的搀扶下起身,忙两手抓着匆匆到床边的女儿的手,脸上有几分幸运地道:“凰熙,你可回来了?母妃这心才安定了些许,府里出了事,你父王到现在还没见着人影回来……”

李凰熙看她眼里有湿意,忙安抚几句,在屋里寻着小翠的身影却见不着人,“小翠呢?”母妃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没有理由不在屋里侍候?

许嬷嬷摇着头道:“今儿个早膳后就没见着她人影……”这小翠若不是郡主荐到王妃身边,她是万万不会启用的,现在出了事,她连人影也不见,心中的疑心越来越大。

李凰熙正要说什么,看到内室有御医走动的声音,正待相询,只听到孙抚芳感叹地道:“这回还是多得安熙,要不是她,母妃只怕凶多吉少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天降部落 俩世情缘 苏十二问鼎仙途 邪王宠妻不思休 始于魔剑生死棋 凤归九霄:琉璃倾城 琉璃传 无界之墙 修罗剑神 至尊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