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2暗涌(1 / 0)

经过穆敏一事后,皇太后与李景的关系的确得到了些缓解。

现在皇太后和大臣们议论朝事,李景不管什么原因,都必须出席。

以前皇太后或是有意,或无意总觉得儿子还小,可是自独孤雁那一席肺腑之言后,她的确打心里愿意,尽心尽力的铺助她的儿子。

她认为独孤雁有一句话,简直是说到了她的心里,“……大燕各势力之所以蠢蠢欲动,其中最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当今皇帝年幼,无法亲政,帝不能亲政由他人代之,必然遭外人所忌……只有皇上名正言顺成为真正的一国之君,天下四方的人心才能安定,只要人心所向,天下安定,那些有心所图之人,又还有什么借口作乱……”

其实若不是穆敏的身份,加上穆敏提醒娥娥的那句话,与他的意项相同,独孤雁也不敢这么直接的暗示皇太后,交出她手中的权利。只是多了一层穆敏那关系,独孤雁行事,怎么都多了一层保障。

皇太后就算质问起来,追根究底还是从她亲生女儿那里传出来的,自然也不会伤及孤独家,更不会连累到他的女儿娥娥……独孤雁为朝廷忠心耿耿,可是自打娥娥进宫之后,他又岂能再像以往那样随意行事,这都是他的无耐之举。

可他却很是相信,如若皇太后果然斥责他,并追究此言的根源,穆家那女娃,肯定能够理解他这份良苦用心。

只是让他庆幸的是,皇太后虽当时面无表情,仿佛只是过了一遍耳朵而已,事后却真的思考起怎么铺佐李景……像今天的议事,李景就出现了,这让独孤雁对大燕和他女儿的将来,头一次充满了这么大的信心。

皇太后见他处事更加小心翼翼,便突然觉得,独孤雁与佘司羡是不同的,虽然说话不得她心,但他的确是一心为大燕的将来所虑……也就开始打心里器重起这位干臣。

这当然与佘司羡那种谄媚的姿态有所不同,后太后虽二者都很相信和器重,却在她内心深处也是有分别的。

一时间这议事殿里,便有股子君臣一心的势头,即便城外李衍威胁之巨,可此时无论谁,都有了化解这场危难的信心。

一场议事下来,李景也非常仔细的听着,看着,也暗暗的学着,最后众臣将李衍与李廷之在西北的情形,都议论过之后,李景就突然问佘司羡,“……虽然有御使大夫和各界人仕,在言论上声援朝廷,可是以朕对五皇兄的了解,他若一意攻城,也不是不可能,佘大人难道只有这一法可制衡寿王么?”

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对皇太后的决议产生异意,虽然出点子的的确是佘司羡,可是担名声的可是太后娘娘,此时佘司羡是保证也不好,应和李景怀疑这件决议也不好,一时间可就急得满头的大汗。

李景并非针对佘司羡,他是真的不放心城外大军集结的寿王。

论说京城的兵力,他岳仗一人掌两营,加上官敬瑭的一营,相信与李衍厮战,胜负也不是那么容易订下来的,可是他想要的是一个全宜之策,而非到最后才不得已的刀兵相见。

于是转问独孤雁,“……可还有其他之策,可以制衡寿王。”其实现在无论哪一方擅自用兵,都会将目前的形势置于最危机之地,所以独孤雁原计划先发制人,偷袭李衍营地的决议,就怎么也不敢随随便便提出来。

于是只道,“臣之策,却是一剂虎狼之药,必须慎之又慎,方能保险……”“兵行险招,也是取胜之道,独孤雁大人不妨说来与众人商议……”李衍还未说完,一旁的皇太后就笑着开口,“皇帝心系大燕安危,自是不错,可是现在我大燕最讲求的就是一个安定,即然独孤大人已说是虎狼之策,又何毕拿大燕的命数去做试验了,其实哀家到是有一计,方可解李衍之祸……”

她说的是西北的李廷之,李景与娥娥早从孤独雁处得知。

李景很不愿意将天下的命运,总是依仗在他人的左右,所以对此计,并不如皇太后那样上心,但不可畏此计的确是良策。

皇太后冷笑道:“如果皇宫出事,西京那方面,也不可能坐事不管,相信太皇太后接到哀家的那旨急信,此时已着人动身京城了吧……”说到这里,她对一直不言不语的上官敬瑭笑道:“你说对吗,上官大人……”

上官璃秀在西北,兴京的事,自然上官家最清楚不过……上官敬瑭在这里的身份,可真是里外不是人的很,说来说去皇太后出自上官族,虽然与上官敬瑭并非一个娘老子所生,可是同一个姓氏却怎么也改变不了。

现在皇太后故意与上官家关系密切着,三天五头的请上官羽进宫说话,又冒似有意撮合她宠爱的佘媛与上官羽似的,如果佘芳嫁了李景,佘媛嫁给上官羽,这上官璃秀再能蹦哒,怕是在太皇太后与李廷之那里也不好解释了吧。

上官家就永远只能成为夹心饼干。

他不难做,又谁难做,此时上官敬瑭就点了点头,仍不敢有丝毫异议,却仍要白白受着,皇太后一次又高过一次的嘲讽,而无能为力……

上官家的悲哀,仿佛再无计可解,上官敬瑭若想动,也只能等到上官璃秀回到京城,才能决出个议项来……

李景本与皇太后关系不好,只当上官敬瑭是个摆设,倒是对独孤雁此前未说完之计,有些上心,便在皇太后宣布结束朝议时,他快步跟上了独孤雁,以娥娥的名义请他岳仗去了他的宫殿。

自然逃不过皇太后的眼睛。

严嬷嬷就提了句,“独孤大将军虽是全心为娘娘和皇上,可多少有些急进了一些……”独孤雁再怎么不好,也是她儿子的岳仗,皇太后就听这话,有些不是滋味。

又突然觉得,严嬷嬷最近的话真是太多,不由冷哼了她一声,“朝廷大臣,也是你这个奴才可随议的……”

严嬷嬷忙跪了下来陪罪,皇太后才气消了些。

而就这时,严嬷嬷两个亲信之一,专管御膳的齐司制进殿,她禀道:“……俩位厨娘又回宫复命了,只说穆家姑娘的身体恢复的很好,最近也和皇上前段时间一样,喜欢在林宛狩猎。”

穆敏去皇家林宛训练兵卫,自是以打猎为名,像皇太后派去的那俩个厨娘,自是没有眼力看出什么名堂。

而皇太后也没有让人监视女儿的意思,天天得到穆敏的情况,全是关心这个孩子而已。

果然是姐弟,都有相同的喜好……皇太后高兴的点了点头,欣慰的眯了眯眼,叹了口气,淡淡的笑意就在脸上越来越浓。

严嬷嬷趁此时,扫了眼那齐司制。

“还有娘娘派给穆家姑娘的亲卫,也与姑娘上上下下打成了一片,这些人倒是比在宫里还要尽心尽力,听说最近姑娘要他们抓吃人怪,倒是让奴才惊讶的很,城官们都没法子的差事,姑娘和那些亲卫们倒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后来才听说啊,姑娘是在独孤大人那里取了真经,这才有了一套像模像样的计划了……”

独孤雁今天在朝议上,就有些冒头了,更是讲了皇太后不想听到之言,此时皇上又找了人去,皇太后非常肯定,他会将什么虎狼之策献给她儿子。

缠着她儿子信任他也就罢了,怎么?连穆敏也……她相信娥娥一定将穆敏的身世告诉了独孤雁,穆敏也是尊他为叔叔的,那莫非一直小心行事的独孤雁,是与穆敏交换过了意见,所以才敢在朝议上提那种策略,违背她一直以来安定为前提的主张吗?

皇太后就想到,穆敏回穆府已是一个月了,却没有给她带来一句可心的话……她突然心里很不是滋味,绝对儿子和女儿,都背着她却与外人一道行事,反倒将她冷落了……

严嬷嬷此言之后,皇太后就有些患得患失,齐司制就随意猜道:“姑娘出宫月余,若娘娘想念,大可将她接进来常伴左右啊……”

可皇太后却担心,反而近了,与这个孩子在没有感情的基础上,却发生些别的什么事,反而把关系弄得更僵,所以也就心热了一下,并没有应和齐司制。

严嬷嬷暗恨在心。

她二人就先后出了宫,严嬷嬷将齐司制拉至一旁,“确定那孩子打了?”不应该啊,她不是提醒过穆敏……

“没看着喝完药,但端进去的药碗的确是空了,而且那俩个随侍的丫头,也拿出了沾了血的褥子,倒是应该没有错才对……”可是严嬷嬷仍对她的话有些怀疑,但即然这边无果,她就想到了李衍。

上次穆丽娘的事,钟尚宫可欠了她好大一个人情,这一次再请她出来坐一坐,肯定没有问题了才对……于是她别过齐司制,直接找钟尚宫去了。

齐司制则去帮她看望双铃……说起严嬷嬷这一家人也真是惨,十八年前她家人一夜之间全死于非命,唯独留了个小孙女在身边,可如今却被派到了关押穆丽娘的冷宫里当差。

穆丽娘现在的处境,众宫侍都是明白的,在那里当差清苦不说,日后真因这莫名其妙进宫,又无缘无故被打进冷宫毒哑的女人,惹上什么了不得的祸事却不得了。

所以严嬷嬷要她帮忙,也就举手之劳,心想穆敏与穆丽娘都姓穆,或许严嬷嬷是想从得宠的另一穆家女儿那里使力,救她的双铃出水火吧……

而其实,皇太后是觉得严嬷嬷对她的事了若指掌,自然就把严嬷嬷当成亲信,只是双铃的事皇太后事后才得知,自然有些处罚她的意思,又不免多有相信于她,所以才会让双铃去接了冷宫的差事。

毕竟穆丽娘的事,多一上外主得知,他们母子三人可就多了一份危险……

这一次明显的误会,却让严嬷嬷生出了别样的心思,而皇太后却从头到尾都蒙在鼓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叶辰语琴 我莫不是进了个假西游 山海无天 时与空与拖拉机 CSGO:这个狙击手有亿点强! 远古王妃之装修设计师 梦九轮回 原初之暗 神话起源 英雄联盟:从艾欧尼亚开始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