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29 心照不宣(1 / 0)

“我等主要也是为了杀奸臣,给那些冤死的朝臣一个交代,也还我们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谢晋是谢晋,他没有办好的事,不代表我们办不好,就答应皇上要求,让那个奸臣去福建,让他去跟倭寇火拼。

但我们也要做好后备准备,福建的几万官兵是指望不上了,让吴庭元的边军看紧几十个女真,不能真的被女真打进了京城,必要时让他们把这些女真杀在京城脚下。不然我们这些人脸面都被丢尽了。

再要梁建平带着他锦州的边军后续进驻福建,一旦李傲打胜,倭寇败退回东瀛,就要梁建平带着他的边军把李傲带着的锦衣卫全数杀了。

而如果李傲被倭寇杀灭,要求梁建平在剿灭倭寇同时也要把剩下的锦衣卫悉数杀了,绝不能让这么多的锦衣卫活着回来,此举不但可以保住福建,也可以杀了锦衣卫,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

等到此次事件过后,相信皇上也应该懂得,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的道理,不会再违背百姓的意愿大兴锦衣卫了。”

李东林现在处在大明首辅的地位,他也深知,李傲虽然是李家的败类,但依旧影响李家声誉,自己这个时候,必须要站出来,大义灭亲,李傲既然必须要死的话,与其死于别人手里,不如死于自己计谋。

这样,不但可以为李家挣得大公无私、大义灭亲的响亮名声,也可以真正巩固自己首辅的地位,这里所有朝臣哪一个不对李傲恨得咬牙切齿?而李傲死于自己计谋之后,这些人对自己应该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除了自己,他们谁能办的到除去李傲?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谢晋,都办不到。

李东林鉴于自己立场,更鉴于自己利益,心里早已把自己亲人置于死地。

“青瑶,皇上要我带着我们全家去福建剿灭倭寇,这一次大概有五千倭寇进入福建,肆掠福建,在福建的五百锦衣卫都已经殉职,而福建的几万官兵,都龟缩着不作为,眼睁睁看着倭寇肆掠福建百姓。

爹觉得可以离开京城也好,免得让皇上为了爹陷入为难境地,这些朝臣为了逼死爹,不断上疏奏折,更是授意守护锦州的梁建平放了几十个女真铁骑进入河北,威胁京城。甚至他们带着几万的官兵跟着女真后面就是不杀了这些女真,还打出清君侧的旗帜,将皇上逼到这样的境地?

青瑶,爹虽为世人眼里奸臣,但爹深受先帝隆恩,更是受到新帝重视,如今爹既不能不报答皇恩,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倭寇肆掠,青瑶,我可能过几天就带着如松跟倩儿前去福建,此次,爹就不带着你们了。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你带着孩子也动身前去榆林,那里是你的天下,你带着孩子们到了那里,爹就能放心了。一路上有你的那些亲兵保护,想必你们应该能平安到达。”

青瑶此时才刚刚做完月子,但情势步步紧逼,到了不得不要青瑶离开的时候,李傲更是知道,自己前去福建,一路不会有事,但到了福建,一切就危险了,原本自己从京城就带着一千锦衣卫,跟倭寇相比差多了,即使其他地方的锦衣卫都相继赶去福建,凑齐了也不过五千人,跟倭寇相比不占优势。前途不明啊!

更让李傲担心的是,这些朝臣会使黑枪,不但不可能痛快给兵粮,说不定还有阴招,只是自己暂时也想不到这些了,起码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心,不负皇恩,更不负百姓。不过这些担心,李傲并不想跟青瑶多说,毕竟青瑶刚刚才做完月子。还是不要多操心的好。

“爹,你能带多少锦衣卫去剿灭倭寇?”青瑶看爹说的很是平常,但青瑶如何会不记得,当初也是这些儒家朝臣,把爹从杭州锦衣卫千户调出来,做了陕西总兵官,结果却是授意那些边军假装流寇伏击爹。

现在虽然是皇上被这些人逼的没有办法,为了维护爹,让爹去福建剿灭倭寇,但难保这些阴险的小人不会故技重施,福建的官兵以及其余地方的边军,都不会是锦衣卫的对手,但锦州梁建平的边军还有山海关吴庭元的边军不能小看,更为要命的是,他们这一次为了逼死爹,竟然故意放了几十个女真进河北,逼近京城,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假如爹前脚赶去福建,最怕就是这些人后脚追到福建,他们不会是一心为了杀倭寇,而是为了爹而去,这么一想,青瑶不得不为爹好好打算了。

“这个不用你替爹担心,爹从京城就可以带着一千锦衣卫出发,其余从各地也调集了近5千锦衣卫,我们锦衣卫跟那些边军可不一样,杀几千个倭寇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爹不会有事的,倩儿跟如松也不会有事的,不要忘了,你还给了我那些火枪,这一次我都带走,必要时,不但可以狠狠杀了倭寇,还能保护我们自己。”

李傲其实把锦衣卫的数字都虚夸了一些,就是为了安抚青瑶。皇上圣旨要自己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去福建,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怕自己离开之后,他护不住倩儿跟如松。

而皇上一定也不会想到,那些朝臣不但会步步紧逼,更会背地使阴招,自己心里提防点,凭借青瑶给的火枪,就是遇到危险,也能保护儿女撤退到青瑶的榆林,不过,没有到这一步的时候,李傲也不愿这么做,到时就怕会暴露青瑶的榆林。

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留下来,吸引那些人注意,让亲兵带着如松跟倩儿离开,应该不是问题。他们这些人心心念念的不就是自己一条命吗?

“爹,这一次,我会带着我的亲兵都跟你一起去福建,女儿不会不知道外面的那些事,女儿虽然一直坐月子,但时局如何,女儿很清楚。

爹,我不知道你到最后能带着进入福建的锦衣卫有多少人,但五千倭寇我还不会放在眼里,毕竟我们这些亲兵都有火枪,全杀了都可以。

我真正担心的是,梁建平跟吴庭元带着的边军,他们高举清君侧的旗帜,追着几十个女真就是不杀他们,不就是为了逼迫皇上杀了爹?

而皇上被他们逼的不得已,为了维护爹,让爹离开京城,前去福建剿灭倭寇,他们这些朝臣能眼睁睁看着爹挣下这么大的功劳?

谢晋当年使过的阴招,他们就不能再使一次?况且梁建平跟吴庭元就在河北,只要爹前脚去福建,他们后脚就跟你一起去福建,那爹不是很危险?

爹,不是我对自己亲兵有信心,而是他们一直跟随我,曾经可以屠杀鞑子,也能熟练使用火枪,更是带着铁骑,他们每一个人都足以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或者是更多。

爹,有我带着他们前去,我们不但可以杀了倭寇,杀了前来算计爹的官兵,还能把福建据为己有,牢牢占据福建,为你,为如松打下地盘,更可以挣数不清的钱财。”

青瑶当然是想到了福建临海,可以做海上贸易,现在的大明一直是固步自封的,从朱元璋时候就实行海禁,这样既不能进行海上贸易,更让那些海盗猖獗。

官方是没有海上贸易了,但私底下的贸易却更为猖獗,这些私底下进行贸易的全部算是海盗,而这些海盗跟朝臣都有纠缠,没有这些朝臣的纵容,这些海盗怎么能做到从大明进货,又带着货物去各个国家进行贸易?

从自己对这些海盗的了解,这些朝臣也会来事,把这些海盗都划在福建泉港进行交易,所得钱财从福建临海的知县,到知府,再到朝臣,一路贿赂,整个朝臣都知道,也都默认。

即使皇上知道也没有办法,只要皇上稍微提出开海禁,这些朝臣就能拿出祖制振振有词的反对,说什么海禁是洪武帝定下来的,不能违背祖制。

而实际的真正的原因,这些朝臣都知道,如果开了海禁,这些海盗就不是海盗,而是正常贸易的海商。

朝臣就不能用大明的水师威逼他们,让这些海盗大量贿赂自己,如果开了海禁,对福建官员,对朝廷官员来说,就是断了他们大量受贿的重要来源。这才是他们从上到下坚持抵制皇上开海禁的原因。皇上纵然知道又能如何?关键是祖制摆在那儿!谁愿意背上不孝之名?就是贵为皇帝,也不能背上这样不孝之名!

“青瑶,你,你都想到了这些,你还要带着我们儿子女儿一起去福建?你能不能,带着孩子去你榆林那儿?”

李如松也在场,他现在对青瑶跟孩子都很上心,听到爹跟青瑶之间的对话,让李如松真切感到了自己不懂时局艰险,更不能为爹出谋划策,但李如松听了青瑶的打算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青瑶跟孩子不能有事,这一次自己一定会为爹分忧,奋勇杀敌。但孩子不能有事,青瑶也不能有事,李如松心里已经把青瑶放在心里,只是他还没有发觉。

而且李如松现在多多少少也了解了青瑶在榆林的势力,知道榆林已经是青瑶的天下,除了敬佩之外,对青瑶感情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嗯,如松说的是,现在有如松帮着我,爹也轻松些了。青瑶,你还带着两个孩子,不能出岔子,还是回榆林安全,爹才能安心的杀敌。爹就说句颓废的话,万一就是不敌,凭借你的火枪,爹带着如松跟倩儿还是能逃出来的,到时候爹就投靠你去。不过,爹估计不会这样狼狈的。呵呵。”李傲故作轻松的笑笑。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龙啸九州 天龙霸体诀 天降部落 俩世情缘 苏十二问鼎仙途 邪王宠妻不思休 始于魔剑生死棋 凤归九霄:琉璃倾城 琉璃传 无界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