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心经的故事 > 第六十九章,优波离问法二

第六十九章,优波离问法二(1 / 0)

佛对优波离说,佛法涵盖大,法大,法相无边。佛以无边智慧,无边法知道法的一切真实相,佛可以说无边法。而二乘人的智慧是有边的,所以二乘人的智慧不能到达法的真实相。佛的智慧有根和意,根是慧根,意是智慧的因缘法相,佛的根和意具足圆满。佛知道一切众生智慧的因缘法相,佛知道的一切法无有不尽。二乘人的根和意不具足圆满。

佛说,佛得到了如实的智慧,佛在一切法相中可以如实了知实相。二乘人所知道的法相不能尽到源底,二乘人知道的法相不能周全,因此二乘不能得名如实智。因为这些种种的意,二乘不能得名为佛。

佛说,婆伽婆者,(佛),不可以以音传,不可以以意解,佛能知道一切法的对治方法。世间众生说的话不是一样的,所以世间众生相互之间自然不能理解,但是佛知道一切语言,所以叫世尊。

佛说,二乘凡夫(相对佛来说他们是凡夫,对我们来说他们是圣贤之人),他们说已经得到了法,他们或者静默,或者入禅定,或者他们知道一些因缘,他们爱惜自己的智慧不愿意告诉他人。佛所得到的法,佛以慈悲力,愿意和众生说佛知道的法。佛已经破了贪嗔痴三毒,所以可以称世尊。

优波离问佛说,世尊,二乘人也破了三毒,为什么不能名世尊。

佛说,不是这样的,二乘人会有退,佛不会退。

佛说,退有三种,一是得到果以后退,二是还没有得到果前就退,三是修行时在退。

佛说,得到果退,是声闻三果会退,下果不退。中乘有二种会退。众生因为自己百劫的习气修行成辟支佛,他们的果不退。如果众生本来是下乘三果作了辟支佛,那么他们的果会有退。佛果是不退的。

佛说,没有得到果就退的人中,有修行三乘的人,他们还没有得到果就会退。修行比丘三业的人,如果他们懈怠不能精进,凡是有所修习有退是不勤勉,这就是没有得到果就退了。所有修行人,如果他们以退的修行方法去修行,他所得到的法不能现在被自己所用。就像佛有十力,而小乘也有十种智慧,但是他们只能用一种智慧,其他的智慧他们用不了。

佛说,有人发愿要读诵十万经书,如果他不再读诵了,他只是读诵经书的书名就是退。下乘没有得到果就会退,中乘也有没有得到果就退的人,佛没有不果退。佛在一切行中没有不勤勉的。

佛说,二乘人中有人在修行中也退,佛不退。如果修行人于十力中只能用一力,其他九力不用就是退。有用也有退。比如有人读诵二十万经书,凡人因为力量弱,他们或者一天,二天读完。佛可以即时读诵完。十力也是这样,佛十力都能够用到,没有一切障碍,没有不用退。。。。。

佛说,佛断了一切习气,二乘没有断尽自己的习气。譬如牛师比丘常常在轮回中作牛师,因为他过去世世从牛中来。就像有个比丘,虽然他漏已经尽,但是他常常拿镜子照看自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中,世世从**中来。譬如有个比丘他常常会跳到棚阁上,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中常常生在猿猴中来,他们因为过去世的习气没有断尽,他们不能名世尊。

佛说,凡是在佛经中有“如是我闻”,佛在的时候,只要说我听闻,佛灭度以后,就要说“如是我闻”,是为了在佛灭度以后为传法的人说,我是这样听闻的。

优波离问,佛在过去二十年中说的法,阿难没有听闻过,阿难又怎么可以说“如是我闻”。

佛说,因为是诸天和阿难说了法,是佛入世俗的心令阿难知道这些法,是阿难从其他比丘那里听闻佛说的法。

佛说,阿难在佛前请愿说,愿佛不要给我衣服,如果有人供养佛,不要让他们也请我。我是为了求法,恭敬佛,奉侍于佛,我不是为了衣服和食物而奉侍于佛。

阿难对佛要求说,众比丘早晨和晚上礼拜如来的时候,不要让他们也这样礼拜我。他们想见我的时候,可以随时见我。

阿难说,佛二十年中所说的法,都是为我所说。

有人问佛说,佛二十年中所说的法句,在那里可以说。

佛说,佛以善巧方便,于一句法中可以演说无量句法,佛也能够将无量法只说于一句法意。佛一开始向众生示现法,阿难已经知道。这些是阿难的大利益和大记忆力所成就,阿难可以记住八万法藏。就像树,树的根、茎、枝、叶都算在一起名为一颗树,佛为众生说法,从开始到结束所说的法,名一藏。像这样的法藏,佛说法有八万藏。

佛说,佛一次坐下来说法,也名一藏。佛像这样说法有八万藏。佛说十六个字为半偈,三十二个字为一偈,佛像这样说竭,说了八万偈。佛说长短偈四十二字为一偈,佛这样说法八万偈。佛在半个月中说戒,名为一藏。佛这样说戒法有八万藏。佛自己说六万六千偈为一藏,佛这样说法偈有八万藏。佛说尘劳有八万,佛说法藏也有八万,名八万法藏。

优波离问佛说,世尊,契经、阿毗昙经,这些经藏不是佛初说,是佛自己独自律诵,所以是佛初说吗。

佛说,是因为这些经最胜妙,所以是佛自己独自制定。如在契经中,诸弟子也说法,有的时候忉利天的天帝释提桓因说布施是第一的。释提桓因说,我因为布施得到天王的果报,我所有的愿望可以如愿。有的时候佛化作化佛,化佛在说法。

佛说,律经不像契经这样,律经的一切是佛在说,所以说是佛最初说。又契经是佛随处随时决定说法。律经不是这样,或者草屋中有事情,不可以说法,那就必须外出说法。或者白衣身边有事情,那么一定要在众生中去说法。或者聚落有事情,也要在众生中说法。或者五众身边有事情,必须在比丘,比丘尼边说法,所以是佛在初说。

佛说,所谓毗耶离者,或者是有的国家以大王为名,或者以地为名,或者以城为号。或者国家是以龙为名。所谓迦蘭陀聚落者,是以鸟命名。

佛说,有一个聚落主名字叫须提那,是因为他的父母求神袛而得到他。所以名求得。

佛说,富贵的人,富有二种,1,是拥有众生类,2,是拥有非众生类。非众生类就是金银七宝,田地宅舍。众生类是奴婢使者,象马牛羊。

佛说,所谓贵者,或者是他被封了王。或者因为他具足美德,人人敬仰他,所以这个人具足贵。

佛说,众生要自己皈依三宝,受持三皈依的法。

优波离问佛说,三皈依以什么为性。有人说,三皈依是教法,它没有性。受三皈依的时候,是跪地合掌,自己口说三皈依,所以它只是身口的教法。如果众生以纯重心皈依,身口无教,这种叫教无教皈依。

佛说,三皈依是身口意三业的性。是身口意三业。三皈依是善的五阴,众生的善五阴会因为三皈依而拥有,众生以三宝为皈依处,因为皈依有救护的意。譬如有人有罪于国王,他投奔到其他国家,要求得到其他国家的救护。那个国家的大王对他说,你要求得到无畏,就不要出我的国境,不要违反我的教令,你就一定得到救护。众生也是这样,众生本来属于魔,有生死的罪,如果你皈依了三宝,想求得救护,你诚心于三宝,没有异向,不违反佛的教令,魔王的邪恶对你就没有什么用。

佛说,过去曾经有一个鸽子,它被魔所追逐。它逃到舍利弗的身影下面,但是鸽子还是战栗不能停止,后来这个鸽子逃到佛的身影下面,它得到安稳没有了恐怖。大海可以移动,这个鸽子却一点也不移动。为什么呢,因为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没有大慈悲(相对佛而言。如果相对我们来说,舍利弗是大慈悲的菩萨),佛的习气已经断尽,舍利弗的习气还没有断尽。佛在三大阿僧袛劫中修行菩萨行,舍利弗只是在六十劫中修行苦行。因为这样的因缘,鸽子入舍利弗的身影下,它还是很恐怖,鸽子入佛的身影下,它没有了一切恐怖。

优波离问,如果皈依三宝能够除灭众生自己的罪过,熄灭众生心的恐怖。那么提婆达多也皈依了三宝,以信出家,他也受了具足戒,他只是犯了三逆,就堕落到阿鼻地狱。

佛说,所谓救护者,是救护可以救护的人。提婆达多罪恶深大,都是定业,所以难以救护。

优波离说,如果众生有大罪佛不能救,如果众生没有罪,就不需要佛来救,为什么说三宝可以救护众生。

佛说,提婆达多皈依三宝,他的心不真实,所以他的三皈依不圆满,提婆达多常常求利益供养闻名,自己号称一切智慧,他与佛相争,因为这个三宝难有大力,不能救护他。就像阿阇世王,虽然他也有逆罪,应该入阿鼻地狱,因为他诚心向佛,所以他灭了阿鼻地狱的罪,入到黑绳地狱。就像有人有重罪,但是他在七天可以报尽,所以说,三宝有救护众生的力量。

<attp://>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古滇秘谈 民国烟火 穿越特种兵之崛起 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 星穹铁道:虚无开局否认一切 超级boss竟是我女儿 快穿女武侠圆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