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元末之雄霸天下 > 第128章 科举考试科目

第128章 科举考试科目(1 / 0)

刘明远跟随朱升来到了后院朱升的楼阁之中,后院相对于前院就要安静很多了,这里也少了学子们辩论的声音,更多的则是安静讲学和制书研讨。

“老师,今天明远过来,是想听一听老师对科举考试科目有何想法?”

刘明远恭敬地朝着朱升说道。

朱升依然是一脸微笑,然后朝着刘明远说道:“明远心中已经有想法了,还何必来问老师我啊。”

刘明远有些羞愧地笑了笑,然后说道:“还是瞒不过老师,那明远就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刘明远随后微笑着说道:“老师,明远打算恢复唐宋科举,举进士、明经、明算、明法、名字五科。”

听了刘明远的话之后,朱升随后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不喜欢程朱理学,但是也没有反对程朱理学,此时恢复唐宋科举的这五科,是非常明智的。

朱升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明远,老师支持你,恢复唐宋科举是天下士子们的心声,但是五科取士中明远一定要拿捏好尺度,科举是收复天下士子的方式,切不可让天下士子产生怨言和不满。”

刘明远自然清楚朱升所说话的意思,唐宋虽然都是五科取士,但是其中也是有偏重的,其中毫不疑问进士是最重一科,唐宋重视诗词,进士科又是考察诗词的地方,自然是被列为重中之重。

而且赵宋之后,进士科更会被天子殿试,出身为天子门生,基本上就是科举的重心了。

暴元当初更是直接废除了其它科目,只设置进士科,可见进士科在科举中的地位。

刘明远随后朝着朱升说道:“老师,明远知道这里面的轻重,这次科举考试,明远依然会对进士科学子进行殿试。”

刘明远心中虽然非常重视明算、明法这两科,但是进士科和明经科都是天下理学士子最重视的科目,尤其是程朱理学士子最重视进士科,刘明远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将占据绝大多数的程朱理学士子们冷落了。

毕竟朱升当初就告诫刘明远,科举考试是收拢天下士子的手段,所以占据绝大多数的理学士子也是拉拢的对象,刘明远是不敢轻视的。

朱升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不是莽夫,心智细腻,随后说道:“明远,掌控好尺寸就好,君王之道不在于专断独行,而是广收人才,为其所用。”

刘明远随后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朝贺朱升行礼道:“学生明白了。”

朱升这是在教授刘明远君王之道,此时刘明远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朱升这句话的含义了。

当初如果还是一个后世青年的时候,刘明远对于历史上很多帝王很是鄙视,认为他们将好好的一个国家带入了毁灭之中,如果换成他来当皇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此时刘明远才意识到,历史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一个皇帝想让自己的国家毁灭,治理国家如温药治疾,绝对不能根据君王的喜怒决定,任何事情都需要缓缓而来,不然以这个时代脆弱的社会体制,和缓慢的信息传递,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朱升随后又问道:“明远,郭氏和萧氏都已经有身孕了?”

刘明远没有想到朱升竟然问这个问题,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

朱升突然看到自己学生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然后微笑着说道:“好,好,好。”

刘明远无法理解朱升为什么这样欢喜,但是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了后代,或者说是有了生育能力,对于怀远军的稳定,和大业的继承都是一件好事。

事实也是如此,君主子孙繁茂,对于江山和基业的稳固和传承是有着绝对好处的,看到刘明远子孙众多,手下的将领们内心也稳定。

其实刘明远心中也非常欢喜,毕竟经过自己的耕耘,让萧氏和郭氏都怀孕了,至于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刘明远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自己可是有些荒唐了。

刘明远此时的住所只是一个不大的府邸,还不是君王那种皇宫之类的,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礼教。

而且刘明远也没有那么多规矩,于是刘明远在得到两美之后,竟然时不时开始了荒唐的行为,将郭氏和萧氏两人同时带到房间里面。

想到这里,刘明远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所以才会惹得朱升一阵大笑。

刘明远在心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己何时变的竟然如此荒唐,真的在朝着古代帝王的方向发展啊。

但是在朱升和刘明远身边的百官武将看来,刘明远此时年轻,身体经历充沛,并且政务处理的非常好,绝对不是一个沉溺酒色之徒,况且他们认为男人三妻四妾也是正常的。

刘明远也没有多打扰朱升,将自己对科举的想法告诉老师之后,并且得到了认可,刘明远就急忙回到了行省处理政务,刘明远的辛勤也是行省出了名的,从来不休息,不然怀远军治下也绝对不会这般繁盛。

之后的三天,关于怀远军治下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文书也正是公布了,科举考试也正是有了定论。

其中科举取士的科目还是刘明远制定的五科: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字五科。

进士取士则是以四书五经为范本,其中四书为,,,,五经为、、、、,出题范围不超过四书五经。

至于备受程朱理学推崇的朱熹的没有明确说明,只是在公告中说明以四书五经为主,至于其它关于四书五经的集注之类的书籍,则是可以作为考生的参考。

至于这些的解释,程朱理学的考生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是也算满意,他们知道虽然没有明确作为考试范本,但是也没有说不可以采用里面的观点,而且程朱理学的学子们都是以来解释学习四书的。

进士科考试试题则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则是以对四书五经记忆的考察,也就是经文填空,这个时代也叫贴经,第二部分则是考察对经文的理解,挑选出来一句经文,进行解读,第三部分则是考察诗文,按照要求作诗,第四部分则是考察策论,给出一个观点,然后进行解读,阐述观点。

这也是最传统的考试,对于很多学子来说都是非常熟悉了,尤其是第一部分考察经文的记忆,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个时代的学子那个不是熟读四书五经的。

第二部分对于经文的理解,也是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不同学派可能理解不同,但是这里不会出现太大的争议,因为考察的都是一些大家理解认同的经文。

诗文也没有问题,完全就是个人才学的考察,最大的难点,也是分数最高的就是最后一部分的策论,这才是关键,也是各学派差异最大的地方。

至于明经考试,则是纯粹考察经文的科目,考试以、为主,还有、,这两经称为大经。、、,这三经称为中经。、、、,这四经称为小经。

明经考试则是分为通晓二经者,三经者,还有五经者,通二经者则是需要通晓大经一部,小经一部,或者是两部中经。通三经者,则是通晓大、中、小经各一部。至于五经者,则是大、小经偕通。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试,选着的不同,成绩自然也不同,二经自然是没有三经高,但是如果三经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一定有二经考生好,这都是相对而言,至于五经之人,则是非常少,也算是大贤了。

明经考试的试题无论是二经,还是三经或者五经,都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贴经,也就是填空,考察学子对经文的记忆,第二部分则是经文理解,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对于进士考试,明经算是简单很多,于是历史上也出现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三十岁考上明经的都算老的,五十岁考上进士的都算年轻的。

所以很多人不重视明经,到了宋仁宗时期,甚至废除了明经科,但是刘明远还是将他恢复了,毕竟明经也算是对进士的一个补充,对于很多才学不出众的考生来说,也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明算和明法,还有明字历来都不受重视,但是刘明远也全部恢复了,并且在他心中非常看好明算和明法这两个科目。

明法考试的范围为,也就是怀远军新法,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填空,考察对法令的记忆。第二部分则是列举一些具体案件,然后学子进行分析,根据的法令进行处理判决。最后一部分则是策论,给出一个宽泛的题目,学子通过论述,围绕阐述观点,并且结合当下实际,如何更好地处理这样的问题。

明算则是以考察为主,考试也主要是计算和解题为主。

明字,也称为明书,是以、为主,同时刘明远加入了考察书画的科目,准备选拔书画人才。

刘明远清楚在这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书画就是最重要的图像传播手段了,所以他准备大力发展书画方面的人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最狂上门女婿 华夏万界为尊 汉楚 此婿不凡 逐龙少年志 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李阳寻医令 重启端华 回到古代当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