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元末明初努尔干都司 > 2卷5章 历史学习:东夏国

2卷5章 历史学习:东夏国(1 / 0)

蒲鲜万奴的第二次起兵,打起了重振华夏的旗帜,当时金国旧地的百姓均不愿意当蒙古人的臣民,但金国皇帝因腐败也不得人心。所以万奴打出了华夏族人的旗号。万奴在军事战略上采取了东迁的路程,打了一系列的胜仗。兵变大致由南北两路同时进行。先转战于鸭绿江下游一带,四月攻破大夫营,万奴率主力北上进攻隆安府(吉林农安),金辽东、上京等路宣抚使兼左副元帅蒲察移剌都弃城逃往汴京。既而进军上京,上京行省太平与之通,焚宗庙,执元帅承充,取上京,杀留守温迪罕老儿,然承充之女代父坚守,又得援兵,不克,于是撤军东去曷懒路、速频路交界地区。主力于1218年12月以前基本完成东迁。然其残余势力继续在辽东南部活动了一段时间。于1217年六、七月间,再度自立,改国号为东夏,以华夏后裔自称,但史籍仍称之为东真。”

讲到这里,田弘休息了一下,然后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万奴两次立国,第一次很快就失败了,不得不投降蒙古人。第二次却坚持了很久?”

“我觉得,这和他打的旗号有关系。”蒙真抢先站起来回答。“第一次,万奴打的是复兴女真国的旗号。在东北,女真的人口并不占多数。其他各民族,如契丹、汉等多数人口并不响应,所以很快就失败了。第二次,万奴吸取经验,仅仅以复兴女真的旗号已经没有吸引力。在东北,女真已经占少数,居民大多数是以汉族为代表的其他民族。如果不能够把所有的民族都团结起来,造反必定失败。所以万奴打出了复兴华夏族的旗号。而当时各族人对蒙古的滥杀恨之入骨。纷纷聚集在万奴旗下。第二次就成功了。成功建国,并坚持了很久。”

“不错,不错!”田弘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讲。

“不过,东夏的兴盛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东夏在鼎盛时,经过不断的用兵,势力所及,包有了金的曷懒路、速频路和胡里改路地区,疆域范围大致为东至日本海,西北至胡里改城(黑龙江依兰),西至张广才龄,南至婆速府与朝鲜青州(朝鲜咸镜北道一带),最盛时达到南起西逾大龄中经定平东止都连浦的朝鲜古长城东段,北至今黑龙江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中部偏西至黑龙江南部当中一带(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至日本海。

但是,蒙古人太强大了,1233年,蒙古大军取道高丽,北进东夏境内。1233年9月包围南京(延吉),终因寡不敌众,城陷,蒲鲜万奴被擒。蒙军屠城后继续前进,攻占“开元(黑龙江省牡丹江东部)、恤品(绥芬河流域中下游),东夏灭亡了。

东夏随万奴的被擒而灭亡,万奴被送至大都凌迟处死。华夏各族人民反抗蒙古军队屠杀的斗争失败了。

虽然东夏灭亡了,但华夏各族反抗蒙古军队的斗争没有结束,万奴的儿子,蒲鲜田民带领余众退到了双城子。田民的核心队伍为一支不愿意投降蒙古人的万人队,元军攻灭南京(延吉)屠城,引起了万奴余众的极大愤怒,这支万人队许多的家属也多被屠灭,田民将自已的余众组成的军队命名为烈士师,对蒙古人有切骨仇恨。万夫长孟贴木带领军队与蒙古军队奋勇作战,并在双城打败了蒙古人的一支3000人组成的前锋队伍,后来元军大队逐渐逼近,烈士帅继续在双城区域对抗元军,元军在进入双城区域后,由于不熟悉地形,被沼泽所困,后退兵。

由于东夏旧民仍然不懈反抗,许多旧民居于山中,双城区域又是沼泽从生,元于采用了以夷制夷的办法,保留了东夏国,用之万奴其弟万鲜为王,以镇抚其地,其子孙承袭如藩国然,故尚有东真之称。”

在与万鲜的战斗的关键时刻,蒲鲜田民与万夫长孟贴木产生内讦,田民战败丢了双城区域,逐渐带着部分余众退到了黑龙江以北的流域,这支队伍有70%是汉人(其实很多是从辽东带过来的已经汉化的女真或契丹人),30%是山中女真人,还有5000人的奴隶,共15000人。田民死后,其子吉米烈带领其众北迁,后代散居在黑龙江下游至街庙一带,部分越过了外兴安岭到了阿尔丹以及雅库特区域,后来耶律留哥投降蒙古后,一部分不愿意投降的契丹人也越过了外兴安岭到了雅库特及阿尔丹地区,田民的后裔与这部分契丹后裔混合后,形成了新的部落。其中,居住在黑龙江下游,街庙至伯力区域的被称为吉米烈部。

后万鲜奉命追击孟贴木,经过内讧后,孟贴木实力大减,战胜无望,但拒绝投降,遂乘上战船50艘,带军队10000人,平民与奴隶10000人,沿海参崴向海上北循去,在库页岛附近停留下来,分布在鞑靼海峡两岸,暂时摆脱了元军的追击。

但是,由于极北之地贫寒,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为了解决食物缺乏的困境,孟贴木的部众又分为几部分。孟贴木的带领约5000人为的部落留在库页岛外,以打渔为生,其中所有的女真人都留下了,大部分武器,都留下了,这5000人中,女真人占了一半。剩余的部众,以汉人为主给了他们一半的船,让他们自生自灭。孟贴木握住这些部众的头领的手说,我时在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你们往北走,去寻找生路去吧。

剩余的一万多人,以汉人为主体,大部分是奴隶,虽然被抛弃的滋味不好受,但他们能够获得自由,摆脱女真的的统治,也是喜中有忧。他们给孟贴木要了一部分武器和渔具,继续往北去了。

这些汉人部众逐渐北迁,大体分为三部分,一小部分,约3000人悄悄潜回双城以北区域附近,多以渔业为生,辅以农业。约5000人在乌的河至鄂霍茨克海岸附近定居,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鄂霍茨克部落联盟(也叫乌的河部落联盟),大部分约8000人北迁到了马加丹的埃文堡,在这里,他们打败了当地的土著,在当地站稳的脚根,与当地土著混居,分布在南至乌的河部落联盟接壤,东至堪察加半岛,北至北极的广大区域,由于这里渔业资源与南部库页岛相近,而没有与北元战争的威胁,地域广阔,反而人口最多,形成了15000人的部落。这个部落没有名字,其他部落都叫它鬼流部。

后来,东夏余众影响日益变小,元借口杀了继承东夏国位的万奴子,取消了东夏的国号,其余众大量北逃,到了黑龙江以北,甚至外兴安岭以北区域。

约一百年过去了,原流落到岭北的金国所属的各族人,不管是汉族,金国的**真人,还是金国的生女真人,还是契丹人,都与当地的土著结合在一起,散落在各地,其中,流落到最北的鬼流部的主体形成了由互不统属的5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人口也由当初的15000人降到了10000人(这其中还包括部分吸收的当地土著),他们之中已经很少有人会写字,但他们的大部分还是讲汉语或者女真语。

鬼流部一直和日本与雅库特保持了贸易联系,而鬼流部之所以保持而不分裂的原因也是因为对外贸易,由于孟贴木在撤退时带了大量的战船,长期以来,渔业是最重要的产业,也急需获取铁及渔网等生产工具,鬼流部一方面与雅库特部落进行贸易,取得铁器等,另一方面库页部合作,与日本进行贸易,向日本朝贡称臣,通过朝贡方式取得急需的东西,如铁,渔网等,鬼流部向库页部提供极北之地的动物毛皮等物,而换回铁、渔网等物。这些部落之间,许多为金人汉人奴隶的后代,多有隙,双方在共同的利益又逐渐淡化了仇恨,成为贸易伙伴,向日本的贸易通道有主要几个中转站,包括马加丹的鄂霍克,由鬼流部人建立的贸易站点,库页岛的奥哈,由当年孟贴木留在库页岛的5000名汉人及奴隶的后代。分布在三个地方,包括400户,2000人的林内,位于虾夷岛北部,由南下贸易的奥哈人逐渐建立,有400户,2000人。此外,在大陆上还有一个海东站,用于补给淡水及食物。在长期的贸易过程中建立起来了,有约100户,约500人。

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华夏族的后代就逐渐变成土著人,直到他们忘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自己来自那里。但是,50年前出现了一名改变了鬼流部命运的人,王略,又就是大家叫的王神医。他把分裂的各部又团结起来,并南迁,建立北方丐帮。目前,在北方丐帮统领下,已经有近百个部落,四十多万人。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讲述北方丐帮的历史。”田弘结束了第一天的历史课。各队各自回到营房休息。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古滇秘谈 民国烟火 穿越特种兵之崛起 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 星穹铁道:虚无开局否认一切 超级boss竟是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