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年磨一剑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年磨一剑(1 / 0)

让张伟没有想到的事六万米的铁路大概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提前竣工,在神武十七年到十八年,也就是张伟回到夏地的第二个年头,整个夏地就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一个年头里,知识和技能匮乏、经验不足成了各个项目上最大的难题。有些东西根本就是需要几十年甚至是至少七八年的时间才能完善的。不过相比只是和技能的匮乏,更关键的门槛还是文化资源上的匮乏。除了少数精心挑选出来的天才,大部分劳动力仅仅经过空余时间的短期培训,只有用汉语拼音文字出版的东西才能够看的懂。

可是当造纸、印刷等行当在上百名专业工匠乃至水力动力的辅助之下逐步普及开来、大多数劳动力都在拼音识字的情况下做到了“伪扫盲”,可以查阅专门翻译成拼音文字的不少技术资料之后,各行各业的面貌就在第二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还有很多工艺经验是材料上没有并且需要摸索的,但是这些未知领域在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工作安排、数学计算工具的辅助之下大多可以用“傻大黑粗多冗余”的办法尽可能回避不可靠带来的风险。

第一年在文化领域的突破则带来了第二年在往复式蒸汽机、高炉和炼钢法、造船和铁路等多项领域突飞猛进式的进步。

在工业时代,一般来说工业体系的增值扩张年均极限,在劳动力和资源都没有多大问题的情况下是每年百分之二十,大概四年左右翻一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德国那样的人才和计算条件,往往需要一年时间做预备,有时候也经常提前一年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机械应力稳定乃至产业体系需要平衡发展所需要的结果。而且即便是那些高增长的国家、也没有人如同张伟一样意识到要实现“大越进”关键点和和最重要的瓶颈在哪里。

可是这两年以来的夏地如同工业革命发展时期的欧洲,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机器来制造机器、而是用原有的手工办法创造机器。发展的速度不是工业时代的四年或五年计划定律,而类似“摩尔定律”。甚至:因为夏地之前的劳动力在业状况并不是很好,手工业也并不是十分发达而进步的更快。

仅仅是两年的时间,就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劳动力充分的早期机械化,人均动力达到了三万马力以上。蒸汽机为动力的船只按照计划则达到了四十艘累计四千马力的规模。

受制于洗煤还有铁路还为畅通时的燃料供应,很多动力不得不以木炭为基本动力。航程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在没有海流海风需要克服的内陆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了。

规模达到三千人左右的“水师”配备了四十艘“标准船”和一百六十门一百五十毫米左右的黑火药线膛炮。还有至少六百四十支发射箭散弹的二三十公斤四号左右级别重型散弹枪;一万两千千多支五公斤左右的无后座力陶罐喷筒。

即便是杠杆式的散弹枪,对于此时夏地的工业技术水平显然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箭散弹大量生产时所需要的技术工匠积累还是不足。要在短期内不影响其他工业部门发展的情况下最快速的武装出一支能够在防御中对抗拥有无烟火药武器武装的兵器,张伟能够选择的手段也就只有这种套筒火门炮模式的钢制散弹铳了。

至少在身管材料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并不算怎样高级的包钢套筒炮也能以五公斤左右的身管重量发射上万焦耳威力的弹丸。如同可以至少一次发射三次的单兵松木炮一般。就算是按照面对那种会隐蔽的对手几千发子弹杀伤一人的效率,每人携带的一百二发待发散弹也能实现一次战斗杀伤相当于自身兵力百分之几实战环境之敌的目标了。

这个比例看似很不怎么样,可实际上在某些官兵们都有意识进行分散卧倒展开交战的年代。这却算不上差到无法接受的效率。

二十世纪的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强军,可以做到实战环境下仅仅靠轻步兵就能杀伤相当于自身兵力十分之一到四五分之一敌军的目标。可是这方面的弱旅也不少,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南线奥匈军队对意大利军队等,往往一次战役消耗光弹药带来的被俘居多,死伤则只有双方兵力的几十分之一。

这样算起来,甲午战争中清军出动数万到十万参战兵力仅仅杀伤日军几千人。相比一战南欧那些,还有二战早期投入上百万军队仅仅杀伤几万德军的波兰也相差不会太远了。

这种战斗效率在民国前期带来的反应则是大多数作战必然变成大部队的阵地战和对垒战。也只有大部队的阵地战和对垒战才能提供足够的弹药后勤资源。

张伟对夏地暂时这种条件下缔造出来的队伍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拼着命达到二十世纪比较差水平栓动步枪轻步兵的战斗效率,那足够可以算是有相当成就的了。

如果真遇到太强的对手,主要思路还是依托船只所在的河流作战。

对军事史稍微有点儿了解的张伟明白,徒步步兵的火力后勤携载终究是个不小的问题,在这方面条件最好的是船只。

一门初速同样为每秒四百五十米左右的一百五十毫米散弹炮,一次开火所发射散弹的重量潜力几乎等于四百支二三十公斤的四号版本杠杆式散弹枪。可以一次把八千到一万枚箭散弹发射出去、密集覆盖几十米方圆的范围。就算射速因为复位调整需求并不理想,每分钟内发射的炮口能量也至少相当于上千名仅仅用大号杠杆式散弹枪和套筒式散弹发射装置武装起来的步兵了。

这样:一艘四五百吨左右小船的火力几乎就不逊色于几千人规模,夏地现有技术下所能打造出来的顶级步兵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鲁菜大师,你让我强宋? 农家将门 最狂上门女婿 华夏万界为尊 汉楚 此婿不凡 逐龙少年志 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李阳寻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