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刘琮力挽狂澜 > 第一百零八章 蒙面人的身份

第一百零八章 蒙面人的身份(1 / 0)

“好,公子要这份礼,我给,不过公子现在起床了,准备干嘛?”

“我准备去把城内的三千余名降兵处理了。”我想都不想的答道:“这事情昨日便准备做了,只是想着时辰太晚,加上这些降兵刚降,故而先让他们睡一晚广场,磨磨锐气。”

“如何处理?”

“能怎么处理,先问一遍有没有人愿降,愿降的人编入队伍,其余人杀掉。”

“杀掉的话,不如全部招入麾下。”

“我倒是也想,可这俘虏,究竟要如何招揽?根本就无法招揽!”

俘虏终究不是一个数字,如果说战俘想招便招,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荆州兵的战斗力瞬间便可以提升五倍,因为兵力提升了五倍。

可事实上,很多鲜明的历史例子解释了这个问题,日军侵华的时候,那些伪军的数量不多,他们反而甘愿去当游击队抗日,而对这些伪军日本人根本不敢用,只敢把他们放在前线当炮灰。因为民族气节,日本人根本不敢用伪军。

在内战中,虽说叛变了只能算是“三姓家奴”,可有血性的中国人还是接受不了,更重要的是,曹军不仅地盘广大实力强劲,而且曹操把持着中央,在老百姓眼里,曹操即为中央,而刘备孙权之流即为反贼。这是一个归属的问题,当年曹操纳降青州兵的时候,曹操虽然只是东郡太守,可曹操首推义兵,早已经名震天下,而青州兵只不过是一群快饿死的百姓,他们要的无非是一口吃食。

可这个时候,事情却早已经变了样,吃饱喝足,人就开始要脸了,这些人不愿意当叛军,不愿意当三姓家奴,也就不会真的心甘情愿的投降自己。况且是个人就能看出刘琮实力薄弱,跟着他根本不会有好下场。

刘琮将心中的想法吐露出来,蒙面人听后,神色中不仅没有质疑的表情,反而当场抚掌大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孺子可教?前辈您不嫌我没用?”我不禁疑惑的问道,没有能力和魄力招揽降兵,这还成了孺子可教,到底是什么理由。

“你能看透这一点很不容易,你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就是因为没看透这点,结果打仗赢了什么兵都招,结果死在了降兵刀下。”

“那前辈的意思是什么?”

“招,全招,将这些降兵全部纳入麾下。”

“全招?”我惊讶道:“可是前辈,您刚才还说他们会反,现在又让我全招,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还不是因为我嘛,有我在,任何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可是天下唯一的一个还没有加入任何一方麾下的智囊。”

“智囊?您是......。”区区智囊二字,却将我的思路完全打开,因为这个人的身份我已然有了方向,那便是那些智计无双的谋士,加上这身打扮我也熟悉无比,很快,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搜索出了一个名字。

“您是庞统庞士元?”一身貂皮大衣,青玉权杖,还有主色调是紫色的彩纱,这不就是游戏真三国无双里庞统的打扮么?

“正是!”庞统一拍大腿:“算你小子有眼力,我这就让你看看我的庐山真面目。”说着庞统便伸手取下彩纱覆面,我一看庞统面目,还是忍不住上前将庞统脸上的彩纱覆面提溜起来。

“刘琮怎么了?连你也觉得我丑?”庞统有些不高兴的问道。

“你本来就丑。”我在心中暗骂,但也只能暗骂,肯定是不能把这心里话说出来的,只好道:“倒也不是觉得前辈丑,琮只是觉得前辈的脸平淡无奇,可眼睛却十分的苍劲有力,仿佛能看破世间万物......。”

“好了,你别拍我马屁了。”庞统急忙打断我:“苍劲有力是形容眼睛的吗?乱拍马屁。”说完,庞统起身走到门口:“走,让我去看看你麾下的降兵。”

“是。”我尴尬的笑了笑,随后跟着庞统的步伐跟了出去。

行至太守府府门口,庞统看见府外广场上大片降兵,突然在原地站住,刘琮见庞统没继续往前走,也跟着站住,问道:“前辈,为何突然站住不走?”

“走什么走?刚刚还说你聪明,现在又犯傻了。”庞统骂道:“你现在走上去,想好怎么收揽他们了吗?”

“我......。”我哑口无言,确实,我根本没想好怎么招揽这群祖宗爷,以前打仗我是平内乱,可这次是攻打曹操的地盘,曹兵怎么可能替我做事?

至于办法,我一没实力,二没名号,唯一能用的招数便是和他们讲诉我洪大的志向,搞不好他们就群情激奋,投入我麾下也说不定,但这个招数实在有些蹩脚,或者说根本就没什么用。

“我根本就没想好怎么招揽他们。”我实话实说。

“那好,我现在给你一份大礼,那就是乡土情结,这些宛城守军,是郭嘉麾下亲兵的不多,其他人大部分土生土长的宛城守军,不仅如此,宛城的百姓是最恨曹军的,宛城的兵也是曹操麾下最貌合神离的一支军队。”

“为什么,最恨曹操的难道不是徐州人?”我问道。纵观历史,曹操攻打许昌,见人就杀见城就屠,导致整个徐州还活着的人中,大到父母双亲,小到沾点亲带点故多少都会死些人,徐州之人因此恨曹操入骨,可宛城的人恨曹操入骨,这又是演得哪一出?

“这可就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曹操攻打徐州虽说是见人就杀见城就屠,可你别忘了,宛城是被曹操攻打最多的城。”

“那又怎样?”我顿时一头雾水,宛城即便被曹操攻打的多,可这和徐州当年见人就杀见城就屠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百姓应该没受损太多吧?

“当年张绣割据宛城的时候,曹操三攻宛城,虽说没有像当年徐州一样见人就杀见城便屠,可曹操三攻宛城,每次都是大动干戈,曹操虽说没下令屠杀,甚至还限制士兵屠杀欺压百姓,可真正穿到士兵那里根本屡禁不止,加上每次伤亡都过大,张绣孤守宛城,只能依靠盘剥百姓来获取与曹操对抗的实力。”

“既然是张绣盘剥百姓,那百姓应该怪张绣啊。”我漫不经心地说道,可刚说完这句话我便恍然大悟:“前辈,张绣后来投降了曹操,所以百姓对张绣的恨便转嫁到曹操身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武植潘金莲 豪横大宋 我,鲁菜大师,你让我强宋? 农家将门 最狂上门女婿 华夏万界为尊 汉楚 此婿不凡 逐龙少年志 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