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稻香红楼 > 第四十二章 开堂讲学

第四十二章 开堂讲学(1 / 0)

到了书院后,郡主的方法果然奏效了。只见学生三三两两地来到了成均书院,不到半个时辰,整个讲堂都坐满了学生,而讲堂外面也已经人山人海,除了学生外,更多的是老人和小孩。贾珠不禁捏了一把汗,幸亏郡主及时地让商家补货,源源不断地送来了点心和水果,要不然非得引起一场暴动。

讲堂上,贾珠开始给学生们讲解机械钟表的历史。在钟表的历史上,人们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漏刻作为一种计时工具,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即指向对应的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而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若是在阴雨天或是夜晚,日晷则无法发挥作用。

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这虽然解决了单只漏壶滴水速度不均匀的缺点,使水流以同样速率补充,但却需要不断加水,冬天是无法使用的。

贾珠讲得激情澎湃,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自我陶醉,讲堂下面并没有几个学生在听他的讲课。令贾珠更加绝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悄悄地溜走了,走之前还不忘打包一些点心水果,好像这些食物才是他们此番前来的真正目的。直到茶点水果都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书院里的学生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最后,当讲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的时候,贾珠欣喜地发现,那个孩子面前只有半杯茶,通过眼神的交流,贾珠激动地认为,这个孩子之所以留了下来,完全是被自己的讲学给深深打动了。

面对唯一留下来的学生,贾珠仍然声色并茂地讲完了稿子上准备的内容。正当贾珠十分满意地对那位学生说了声“下课”之后,却见对方仍然没有一点准备离开的意思。贾珠不好意思赶人家,便有意地去跟他交谈了起来。

“你能坚持听我讲完,我很感动,不管你是真的喜欢,还是为了尊重我,我都一样感激你留下来了。不过,我还是非常想知道,你没有跟其他同学一起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

“其他同学?你是说刚才在这里品尝美食的那些人吗?原来他们也是来听讲学的呀?我还以为……其实我并不认识他们,我一个人来的。”

“一个人?”

“对,自从科考落第之后,我就四处游学,今日恰好来到成均城,在城里看到了成均书院讲学的告示,于是就过来看看了。”

“难怪!一看就知道,你不是冲着免费的食物来的。怎么样?讲学的内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我是看你一直没有准备离开,所以……”

“我身上没钱了,没有地方可以去,我留下来就是想问问,我可不可以在这里借宿?”

“借宿?这……我可能做不了这个主,这样吧,我帮你去问问周老先生,你在这里稍等一会。”

贾珠说着,匆忙穿过讲堂,来到了后院的卧房里找周老先生。周老先生不在卧房,贾珠又兜兜转转了半个书院,仍然不见周老先生的身影。再次回到卧房,贾珠这才发现了一张字条,是张老先生离开前留下的,上面写着:

“公子,当你看着这个留言,老夫已经离开成均城,在回老家的路上了。今儿,当我再次看到书院因为一堂讲学而人声鼎沸的时候,老夫感到非常欣慰,看来老夫答应你开设工业设计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已经老了,虽然膝下无子,但总得落叶归根,所以我决定把书院交托给你。老夫相信,公子一定会重现成均书院的辉煌的,再会!”

周老先生走了,贾珠突然一阵伤感。可是看了周老先生的留言,想到先生对自己如此信赖有加,贾珠内心又难免有点惭愧。想到今天来书院的学生并非为了听讲,而是一群货真价实的吃货,贾珠更是觉得没脸再见周老先生。惭愧之余,贾珠又十分庆幸,庆幸周老先生离开得早,没有发现学生的一哄而散。既然老先生已经把书院交托给自己了,贾珠自然不能辜负先生的苦衷,尽心尽力地重铸书院的辉煌。

贾珠回到讲堂,那个学生仍然满怀期待地等在那里。见贾珠一个人回来了,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学生心里难免有些失落,问道:

“是不是老先生不同意我借宿?如果是这样,没有关系的,我到城外的那间破庙里睡一晚就是了。”

贾珠听了,急忙回答道:

“不是的,周老先生已经回老家了,现在成均书院由我做主。对了,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我是江西奉新人,姓宋,名应星。”

“宋应星?”贾珠重复念了一遍,怎么感觉这么耳熟?对了,想起来了,《天工开物》的作者就是宋应星。难道眼前这个学生就是写了《天工开物》这本奇书的宋应星!当然,眼前的宋应星还很年轻,还写不出《天工开物》这样的奇书。

不过,贾珠身为工业设计师,能够遇上日后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就已经是天意了。贾珠大喜,宋应星这个尖子生是收定了。

“宋应星,你哪儿也不用去了,就留在成均书院。”

“太好了,多谢公子!这成均书院可真是个好地方,真是名不虚传啊!”

“那当然了!不过你怎么喊我公子?按理,你应该喊我一声老师的。”

“老师?怎么可能!看你的样子恐怕还比我小几岁吧?我喊你老师那不是委屈你了?”

贾珠这才发现,这宋应星看来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之前还求着他收留,这会儿翻脸不认人了。

“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宋应星,你今天听了我一堂课,难道喊我一天的老师也不可以吗?”

“就你刚才讲的那些呀?什么日晷、什么漏刻、十二时辰等等,这些不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如果这也算是传道受业解惑,那我这段时间游学以来,岂不是每天都要拜一位老师了?”

贾珠气得两眼冒烟,这孩子真是不像话,一点都不懂得尊重。冷静之后,贾珠转而想到,其实自己的外表也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孩子,而自己讲的又是机械钟的历史,简直是在古人面前班门弄斧,这样就想让人拜师确实有点信不过。

“算了,今天上课的内容确实是老师疏忽了。这样吧,宋应星,你先拜我为师,成为成均书院的一名正式学生,以后老师慢慢教你更多的干货,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

“干货?什么干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不是说我不拜师,就不能在成均书院留宿?”

“怎么?说来说去,难道你还是不愿意拜我为师,成为成均书院的学生?”

“成均书院倒是不错,可是有其他老师吗?如果有的话,我愿意拜师。”宋应星倒是直接,完全不给贾珠面子。

“没有!”贾珠觉得自己快崩溃了,歇斯底里道:“整个成均书院就我一个人老师,暂时也就只有你一个学生,可能在这段时间,我们会实行一对一教学。”

“那廪米能发多少呢?”

“什么?还要发廪米?”贾珠差点当场一口老血吐出。

贾珠不敢说官府已经十几年没有给成均书院拨款了,那还不是把宋应星这唯一的学生给吓跑,到时候他这个老师又变成无米之炊了。

“放心吧!廪米当然是少不了的,凡是成均书院的学生,管吃管住,还有零花钱拿!这下你可以拜师了吧?”

贾珠当下决定自掏腰包,给成均书院的学生发放廪米和助学金,还好目前只有一个学生,压力也不大。

贾珠总算说服了宋应星,招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学生,在成均书院开启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临安凑热闹地说:“哪有这样就算拜师的,至少得端茶叩首吧!”

真是个好主意!贾珠立即让临安递给宋应星一杯茶。

宋应星无奈地接过茶杯,向贾珠叩拜道:“老师请喝茶!”心里却默念着: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堂堂举人一枚,竟然沦落到拜一个纨绔公子为师,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啊!

简单的拜师仪式之后,宋应星成为了书院的寄宿生,管吃管住。

此时,郡主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是被她自己的馊主意给羞得没脸见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古滇秘谈 民国烟火 穿越特种兵之崛起 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 星穹铁道:虚无开局否认一切 超级boss竟是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