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皇商 > 第一百四十二节:大理内部

第一百四十二节:大理内部(1 / 0)

“身手果然了得。(。纯文字)”王诩站在一棵紫荆树下,称赞道。

番人回头一看,见是王诩,随即拱手道,“多谢王官人的救命之恩。”

王诩笑着走到石桌前坐下道,“不必言谢,你汉话说得挺好,不知高姓?”

“在下姓芒名苍,王官人于在下有救命之恩,不敢欺瞒。王官人今后便以名字直喊就是了,没有大碍的。”芒苍一脸的豪气,头上的刀痕依旧清晰可见。

王诩暗忖,此人对于宋朝的文化礼节还是很懂,看来要从他嘴里套话出来,须得费一番周折才行。

“芒苍兄可知当日袭击的两人是何身份?为何要袭击你?”王诩问道。

芒苍故作不知地摇摇头道,“在下实不知那伙奸人为什么要袭击我,至于他们的身份我也是不清楚。”

“芒苍兄何故千里迢迢地来到汴京城,又何故被大理使节袭击?”王诩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芒苍眼神中闪过的慌乱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芒苍兄尽可实言相告,我王诩会救你,就不会怀有歹心。至于我为何知道那两人的身份嘛…因为我已经着人和他两联系上了,不过谈的都是生意买卖。”王诩一番话连宽心带威胁,他既怕苍芒暴起袭击,杀掉他扬长而去,又怕苍芒毫无忌惮,不肯说半句真话。

中年男人脸色闪过千万神色,他也想到了王诩可能知道他的来历,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能和大理的使节联系上了,但是他知晓的事情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他又是什么身份?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苍芒的脑海里,让他犹疑不定。

王诩所知道的也就不过如此而已,不过现在他要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和苍芒耗耐心。

两人僵持着。谁也不率先开口。过了不知多久,王诩决定再冒险激他一激,“既然苍芒兄不相信我,我也无话可说。时候不早了,我与大理使节还有生意要谈,就不打扰苍芒兄休息了。”说完,王诩起身作势要走。

苍芒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伸手阻拦道,“非是我信不过王官人,只是此事非是我苍芒一人的生死。”

难道有政治目的!王诩忽然警醒过来,也就就坡下驴,坐了下来。“苍芒兄不妨直言,王某虽不是权贵,但是也还是有些许的能力,说不定能够帮到苍芒兄。”说完,王诩又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句,“多我一个王诩的相助,总比苍芒兄在怀远驿空守要强得多吧。”

“这…”苍芒犹疑的眼神看着王诩,苍厚的脸颊抽了抽。似觉得王诩说得有些理。他来到京城这么久,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而且险些送了性命,若是此人要对自己下手,又怎会救自己。不过就算是如此,但他的心中仍旧有自己的盘算,他苍芒非是初出茅庐的雏儿,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信于人的孩童,“好吧,王官人,在下就直说了。在下乃是大理诸部之一芒布部的族人。这次乔装打扮来到汴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监视大理使节的动向,阻止他们向宋朝讨要册封。二是,看能不能得到宋朝权贵的帮助。”

苍芒并未尽说实话,至少他没有告诉王诩他来到汴京的城的几个月里处处碰壁,不仅是权贵不予理睬,就连想要退一步达成的生意买卖都没有商人理睬。他在不清楚王诩目的的前提下不能尽透底牌,不能让王诩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

王诩听得有些懵,他不清楚大理国的历史,更搞不清楚大理国内部纷繁复杂的部落有什么联系,遂问出了口。

“王官人,大理国和宋朝久未联系,所以王官人你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说着,苍芒就将大理的建国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说了出来。

原来,大理建国之君名叫段思平,起初段思平只是小府副将,后因战功,成为通海节度使。南诏尊圣二年(即是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改元兴圣。其弟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惧下,杨干贞急欲追杀段思平。在被杨干贞追杀期间,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段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

就在段思平进攻大理之时,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睡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其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天大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适合大军渡河的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灭亡。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建号大理,建元文德,仍都大理。

这就是如今北宋朝大理国的由来,不过前事已经做古,如今大理国又有了新的变化。

“原本大理国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却就在上治元年,也就是你们宋朝的绍圣元年有了变化。”说着,苍芒的眼神透露出憎恨和凌厉,“宰相高升泰窃国自立,废掉了大理王段正明,改国号为大中国。在此贼称帝期间,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诸多部族都起兵反抗他,但却都被他镇压了下来。两年后。此贼身死。迫于我们的压力,让其子高泰明将王位归还段氏,也即是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但是,此后的几年中,高氏依旧把持着朝着,称中国公。还想派出使节要求宋朝的册封,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把持大理国的政权。作威作福,压榨我们各个部族。”

经过苍芒的这一番解释,王诩明白了过来,原来此时的大理国政局不稳,难怪其高氏急于求得宋朝的册封,要的就是得到一个名正言顺。

苍芒对大理当前形势的介绍也算是对王诩的一番试探。来汴京城的几个月里,他发现了宋人不论是官府还是商人以及百姓,都不关心大理的事。这让他倍感失望,但眼前的这个名叫王诩的似乎对大理事务很是感兴趣,而且通过王诩之前的话能够分析出,他既然能够与大理使节进行生意买卖,说明他至少过得了官府一关,还有就是有一定的实力。从汴京到大理。几千公里的路程。岂是一般小商人能承受得了的。

苍芒顿时对王诩有了其他的想法。

有了对西南地区的初步了解,王诩感觉似乎西南的局势很是错综复杂。但是目前在没有掌权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西南的暂时性稳定,而要维持西南的暂时性稳定,两个大理国的使节就不能死。

“苍芒兄,朝廷断然不会为了一个部族而去开罪大理国的。而且,据在下愚见,若是两个大理使节今次死在汴京,高氏定然动怒,但高氏万万不敢得罪宋朝,只能拿各个部族开刀,甚至会迁怒段氏,彻底废段氏而带之,根除掉你们的指望。到时候,你们不仅要面临高氏的讨伐,而且还间接害了段氏皇族。就算你们在对高氏的战争中获胜,那又该推举谁为大理王?还是就此让大理陷入纷争的泥淖,被他国觊觎?”王诩此言非全是缓兵之计,也大部分为西南部族考虑的意思。但是更重要的是,西南的稳定,关乎北宋的安全,目前的北宋朝廷西面要对西夏,北面要对大辽,连年的战争拖累,连年的军费开支,已经是不堪重负,若是西南再出乱子,就算是北宋不管不顾,任由其自生自灭,但难保一些部族会侵入四川和荆湖,这两地可是北宋重要的物资和粮食产区。

苍芒铁着脸细细地思考着王诩的话,也深觉其言之有理,但是难不成就如此放任不顾,任由高氏凭借强权压榨部族,“王官人,如此拖延下去,恐怕不是上策,用你们宋人的话来说,就是养虎为患。”

王诩哈哈一笑,“没想到苍芒兄对我宋朝的文化倒是清楚。”

“略知一二罢了,其实不瞒王官人,我们大理各个部族钦慕中原文化久矣,也甚是喜爱中原出产的什物。”苍芒有意无意地将生意买卖扯了进来。

王诩一听,喜从心起,他考虑的是文化的方面,既然西南诸部愿意切向往中原文化,那就是天大的好事,熟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接受了相同的文化,融合为一体,那就不分彼此,既然不分彼此,又谈何异族,但是眼下稳住苍芒才是正事。

“既然苍芒兄对中原文化有所了解,不知苍芒兄可知卧薪尝胆一词?”王诩笑着问道。

苍芒钢铁一般的脸上浮现出茫然,只是摇了摇头。

王诩想想,又说出了一个典故,“我且给苍芒兄讲一个典故吧。春秋末年,吴越相争,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之后,夫差并未处死勾践,而是让其随侍左右,充作奴隶,甚至让其尝便加以羞辱。饶是这样,勾践也没有放弃复国的雄心,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顿了顿,王诩又道,“《左传?哀公元年》所云: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说的便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之策。”

苍芒体味着王诩说出的典故,缓缓地问道,“其后吴越的结果又如何?”

“勾践大败吴军于笠泽。夫差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勾践率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与齐、晋等国会于徐州。周元王派使臣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越王勾践至此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说完。王诩意味深长地看着苍芒。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贵在隐忍,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苍芒兄以为呢?”

苍芒在心中权衡着,如果不接受王诩隐忍的提议,那么最多能在汴京城杀掉大理使节。使得高氏的讨封不成,两人一死,高氏必然会怀疑各个部族,随之而来的定然是高压暴政。若是接受了王诩的隐忍建议,又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

王诩将苍茫的犹豫尽收眼里,但他不知道苍芒接受他的提议开出的要求究竟是什么。“苍芒兄,若是求册求封,有关政事,王某无能为力。若是要些财货的买卖,尽管开口。”

“哦?!王官人能卖给我们什么?”苍芒见王诩的提议正中了他自己的要求。

“那就要看苍芒兄需要什么了。”

“茶叶、黄铜和铁。”苍芒直视着王诩,他提出的东西都是部族十分稀缺的,对于常年肉食的族人,茶叶的功能自然不必说。黄铜能换取数倍于其价值的铜钱与宋人贸易。而铁。当然就是做武器的材料。若能从王诩这里得到这些东西。就不需要年年偷偷摸摸地和边境的宋人交易,还要受宋人敲诈。以及官府的压榨。同时,也能摆脱对高氏的依赖。

“哈哈哈哈,苍芒兄,你还真敢开口啊。”王诩大笑道,苍芒要的东西全是禁品,三样东西俱是朝廷三令五申命令禁止外流的。

“怎么,王官人没办法?”

王诩止住笑容,正色道,“若今天坐在苍芒兄对面的是别人,他还真没办法,但是现在坐在这里是我王诩。你要的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但是,生意买卖嘛,有来有往,你能给王某什么?”

王诩的回答让苍芒惊骇无比,他原以为三样东西,能从王诩这里弄到一样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没想到此人竟然能全部答应下来,若不是他严肃的神色,苍芒定然认为他是在戏耍自己。

苍芒是个诚恳的人,既然王诩都能一拍大腿定下来,他也不会含糊,“王官人真是手眼通天,既然王官人如此直爽,苍芒也不会吝啬,王官人尽管开口,三样货物,按值论,我们部族有的,定然给王官人弄来。”

王诩伸出四根手指,“四样东西。第一,黄金和白银有多少要多少。第二,大理国铸刀的方法,具体来说便是铸铁的方法。第三,西南地区的地理水纹详细周全的地形图。第四,西南所有部族的情况以及盘踞地点。”

苍芒眼神一厉,似乎明白过来王诩是要干什么,“王官人,莫不是要打西南诸部的主吧?”

王诩迎上苍芒的眼神,“王某如今无权无势,谈不上要打主意。况且,大理段氏一直有内附之心,两情相悦,如何能说是王某想要打主意呢?”

王诩见苍芒戒心未消,继续道,“奉我大宋为正朔,段氏仍旧为一方诸侯,受我文化,读我语言,习我文字,可效高丽之制。”一国两制的制度被王诩拿来就用,不过他还真觉得这是个温水煮青蛙的好办法。

苍芒细想一下,也同意了王诩的主意,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能不能做到他所说的,但是大理的诸部的内附之心确实存在,不仅是仰慕中原文化,更重要的是得到中原的物资,茶叶和铜钱以及铸造武器的铁。

“好,苍芒答应王官人,也希望王官人不要食言。还有就是,望王官人和大理使节的贸易切勿涵盖这三样物资。”苍芒算是点头应允了下来。

“苍芒兄放心,就算是王某想,也不敢公然和使节买卖这三种东西。”王诩笑着打消了苍芒的疑虑。

“第三个条件苍芒现在就能为王官人办到,只是不知王官人可有冶铁什物和场所。”苍芒问道。

王诩激动得想拍手,忽然发现自己的一只胳膊还有伤,只能尴尬地停在空中,做出似乎捧着什么物体的姿势。

苍茫一看,顿时明白过来,随即朗声大笑开来。王诩也不自主地自嘲起来,二人的最后一点防备由此被打消于无。

马华拿着一包药粉回来后,告诉了王诩用法,即刻带着苍芒去了工学院的炼丹房。而王诩则在家中依照着马华所说的方法,将药粉兑水之后,涂抹在伤口部位,果然不出一刻,王诩的手臂就开始发麻,不止是疼痛的感觉,其他的感觉也都消失殆尽。

王诩还记得马华的嘱咐,此药粉兑水后切不能见血,否则片刻之后,全身便会麻痹丝毫动弹不得,数个时辰才能恢复,若是用量过多还会危及生命。

涂抹了一些试验见效之后,王诩就将剩下的药粉好好地装了起来,这些东西要留着殿试所用,否则一只手参加殿试,定然会影响到发挥。

王诩在前厅刚收好药粉,陈卯三人就回来了,陈卯一进兴冲冲地拉着王诩道,“邵牧兄!可喜可贺啊!”

王诩一见陈卯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和蔡京两人唱的双簧成功了,未免被人窥见端倪,依旧是奇道,“何喜之有?”

“邵牧兄,你就别按捺着了,礼部的省试结果张榜了,你榜上有名!”陈卯喜得合不拢嘴。

王诩笑笑,看来这进士科的科举对宋人的重要性还真是无法估量,“那归安你们呢?”

冉清流在一旁笑答道,“多亏邵牧兄指点,我若执迷于理学,恐怕这次是要落榜了。我和归安也上了榜。”

听冉清流如此回答,王诩就知道朱勔是落榜了,一眼看去,朱勔缩在两人身后,疲惫的脸上隐藏着妒忌。

“存良……”王诩刚一上前,朱勔便不耐道,“邵牧兄,我身体不适,先回房休息了。”朱勔随意地朝王诩拱了拱手,垂着头就走开了。

王诩也不好过多说些什么,毕竟两人只是短暂的师生关系,也只能随他去了,至于以后,王诩设想殿试之后,就安排朱勔回江南,毕竟汴京复杂,而且自己的势力单薄,在江南更容易驾驭朱勔,何况那里还有他老子朱冲。

“让存良好好休息吧,殿试在什么时候?”王诩岔开话题,避免三人尴尬。

“两天之后。”陈卯答道。

王诩笑着点头道,“那好,抓紧时间看看书,准备好殿试。”

陈卯和冉清流应了一声,各自回各自的房间看书去了。而王诩则站在前厅的门槛后,看着初春将一抹绿色抹在了庭院之中,汴京的一行,发生了太多,似乎之前的每一步都走得还很好,最后收官便是殿试了,这是一此行汴京的终点,也是另一段新征程的起点。

究竟前方会是一条什么路?王诩忍不住想起了那本送给蔡京尚未面世的《论语集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古滇秘谈 民国烟火 穿越特种兵之崛起 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 星穹铁道:虚无开局否认一切 超级boss竟是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