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942风起南洋 > 第181章 得慢慢来

第181章 得慢慢来(1 / 0)

“你通过了!”看着工作人员的笑容,李先锋不由呆住了。

“我,我通过,了?”他有些怪异的口音中满是不相信。

“你已经通过了。”工作人员笑眯眯道,“不过,你的华语不熟练,没法给你甲等,只能给你定个二级补助。每天半斤标准粮,你还得继续努力啊!”

“是,是,是!”回过神来的李先锋连连点头,压抑不住的笑容满面绽放。

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他的华裔身份终于获得了认可,以后也是吃福利饭的华人了。

他精神还有些恍惚,工作人员却是见多了,也不催他,直接喊道:“下一个,张先锋。”

李先锋不禁挺起了腰杆,带着淡淡的微笑,瞟了眼点头哈腰进来的一个中年男子,再次直了直腰杆,慢慢地踱向门口。

“等等,我也叫张先锋。”门口突然冲进一个年轻人,手里举着一张准考证,对里边的工作人员喊道。

“登记人员怎么搞的,怎么那么多重名的?”喊名字的工作人员忍不住牢骚了一句,这几天见过太多叫先锋的了,或许那些想来讨便宜的人认为取名叫做先锋,会讨得先锋军工作人员的喜欢。

“准备考核的是编号379527的张先锋,字爱华。如果有重名重字,先去身份登记处改一下名字,否则不予受理。”工作人员再次喊了提醒道。

“幸好我的字是志华,终于不用重新排队登记了。”年轻小伙子双手合十庆幸道。

在先锋军的身份登记中,一个人是有姓有名有字的。

“不用取四个字的名字,重名不一定重字,重字不一定重姓。这样重名字的几率会大大减少。”赵易建议保留华夏传统的字,只是他也没有想到众多泰国裔民取名字的时候,扎堆的重复。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网络可快速查出重名重姓的,只能发现一例劝改一例。

为此在身份登记表中,特地为曾用名留出了三个空格。

李先锋的曾用名就占去了两个,一个是他的泰国名汶仁,一个是他以前的常用名李长腿。工作人员说过,这也算曾用名,以后记入档案时才能一一对应起来。

工作人员还曾经询问过他是否要改名,毕竟取名先锋的人太多了,大街上一喊,绝对好几个回头的。

李先锋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他还有一次改名的机会,他想等到以后找一个先生好好给他取个名字。

“顺便还得给儿子也好好取一个,等过几天给他登记补上,也能进学堂念书了。”李先锋美滋滋的想道,和那个张志华一起并排着走出了考核的房间。

……

“哈哈!这一招还真好用,现在每天报名考核的人都挤满了,什么也比不上免费午餐管用。”叶关大笑着给赵易李衡两人描述道。

“以前我们实力不济,只能先争取投靠我们的南洋华人和国内移民,没法惠及更多人。现在我们的粮食丰产,足以支撑更多的福利待遇。”赵易微微点头笑道。

赵易要拉拢的是那些华裔。

在开始实行福利待遇的时候,对那些当地一代和二代华人几乎没什么门槛,但对于那些有华人血统的华裔,就不得不提高门槛了。很多华裔连华语都不会说,甚至有些连自家姓氏都忘了,如何让人相信是华裔?

这一次,赵易特地降低了华人互助会的门槛。那些有姓有名,家有族谱,外有证人,能说点华语的华裔也纳入了福利待遇体系中。虽然根据实际考核降低了点福利标准,但毕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加上先锋军的推波助澜,立即引爆了整个先锋军地盘。

后世有人统计过泰国三分之一的人有华人血统,赵易不知道这个数字靠不靠谱,但现实中在泰国政府施行排华政策后,强令了很多华人归化,变成了泰国人。幸好此时銮披汶的排华政策施行还不长,很多人摇身一变,又变回了华人和华裔。

“如果放宽了条件,初步估计这些人得过一百万吧?”叶关抬起了还缠着绷带的手臂,竖起了几个指头,曲指算道,“12月份移民恐怕不下30万,华人新移民就有160多万了,还有约8万国内劳工愿意留在我们这里,加上新鉴别出这些当地华裔,我们的人差不多就有270万,而其他土著只剩下560万左右。我们逐渐增强,敌人就会更弱。”

有权利就会有义务,领了先锋军的福利,靠上了先锋军,屁股决定脑袋,自然会为先锋军这边着想。

实力的对比并不是按人头来算的,本来华人圈就控制着泰国大多数的经济,有了先锋军的军事控制,再有一百万熟悉当地情况的华裔的加入,逐渐扩大中下层华人华裔的影响力,先锋军的地盘就更加稳固了。

“借着这一次,我清理了几个势力的棋子,也算稍稍扳回一局。不过还是便宜了那些幕后主使的,这笔账以后慢慢算。”叶关冷声道。

“要慢慢来。敌人再多,也不如我们移民数量多。真得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人口资源。”赵易呵呵笑道。

“移民多了,问题也多。”李衡在旁边皱眉道,“一个是我们的物资问题,若是移民涌入的太多,粮食和住房安置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思想问题,那些移民会不会也跟土著学懒了,每天不事生产,烧香拜神。那些华裔身上也带着一堆毛病,会不会在华人圈中带起一股歪风来?”

“我现在才发现,华夏新建国后的一些行动,不是无的放矢,看似有些莽撞,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不得不为。要不要我们也采取一点强硬措施?”叶关跃跃欲试道。

“现在不需要。争夺民心,改造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得慢慢来。”赵易摆摆手,感慨道,“我们还要从几方面入手。

一个就是经济方面,要让跟随我们的老百姓切实得到好处。人人都喜欢免费午餐。别人有,自己没有,别人多,自己少,就容易产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可以形成势差,借以冲垮不合理的旧事物。我们鼓励劳动,本身就拉开了福利待遇。人可是最现实的,至少差了两三级福利,若是神佛给不了那些好处,相信老百姓会做出选择的。

一个是思想宣传方面,一定要宣传到位,落实到村镇小组,主动占领宣传阵地。宣传什么是关键。我们现在的政治环境,没法宣传红色主义,但对抗那些封建土著,暂时资本主义那几个绝招就很管用。

当初资本主义就是用德先生和赛先生那些理念摧垮了欧洲教会统治,现在我们用来一样顺手。先别管德先生,我们主抓的核心是科学理念,给民众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如果有人不甘心的跳出来,那就揭破他们的神迹。就算是暂时没法用科学解释的神迹,也要用宣传的大潮淹没他们。

我们比当初华夏新建国时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们的主要支持者基本都是移民,他们更容易团结在我们周围。他们的聚集地也相对集中,更利于宣传管理。

而且我们的宣传口号跟美国人相近,盟军现在是站在我们这边,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也最喜欢这样的口号,整体舆论是利于我们的。

还有一个,就是引入部分思想领域的竞争者。科学思潮就是其中一种,还有西方的教派,本土的道教甚至大乘教派,任他们自己去伐山破庙,民间的自由行动,我们不主动干涉。

我们只管抓好军事管理。若有不服的,引蛇出洞,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我们只管依法行事就可以了。

对付有些人,其实很简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按照他们的理念打击他们中的不法之徒,就足够清平安宁了。呵呵!”

“确实,资本主义那几个绝招,很多是专门针对封建制度而来,很有针对性。”李衡点了点头。

“一方面我们变强了,一方面敌人弱鸡了,这样就釜底抽薪,他们就老实了。”叶关也嘻嘻笑道。

“我们都知道,思想领域的争夺永远都有敌人。一个敌人弱了,就会有另一个敌人冒出来。这几招还谈不上真正的釜底抽薪,一些措施条件还不成熟,以后得慢慢来。”赵易摆了摆手,摇头道,“现在我们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都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现在我们先得掌控经济的指挥棒。”

“是什么?”叶关模糊摸到了赵易的思路。

“我们的经济体系还不健全,现在要先抽线头,先抓金融货币。”最后四个字赵易一字一顿道。

“印钞票?”叶关打了个激灵道。

“对。”赵易点了点头笑道,“现在我们人口众多,已经没法采用以前的军管记账方式了。借用其他的货币容易让我们的经济出问题,只能自己建立一个货币体系。还有一个关键的事,布雷顿森林会议要召开了,我们抱抱美国人的大腿,就能多谈条件了。”

(有感而发,略显唠叨,有些雷点,不适合谈太多。望诸位大大谅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 星穹铁道:虚无开局否认一切 超级boss竟是我女儿 快穿女武侠圆梦记 武植潘金莲 豪横大宋 我,鲁菜大师,你让我强宋? 农家将门 最狂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