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91章 过江(1 / 0)

“顺子,前边打得咋样了?”刘二姐站在门口,端着大簸箕分拣着大豆。

她是第205农场的移民。

先锋军的人都喊驻屯点为农场,因为现在驻屯点主要是垦荒发展农业。

刘二姐的家里也开垦了农场的三十亩地,种起了庄稼,其中过半的种了大豆。

此时的东南亚很少产大豆,很多地方也不适宜产大豆,但考察驻屯点的农校师生们却在205号驻屯点的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中填上了大豆。

每一个驻屯点都是挑选出来的,比如205驻屯点大半年前就已经在考察了。

根据气候和土壤,从国内邀请来的农校师生们给出了一个结论,虽然只有大半年,但足够先种植一季农作物了。其后,已经在万象大学中建立了农业学院的新师生们会再次实地考察,给出更准确的实施方案。

要想获得一个驻屯点完备的资料,需要测量气温、水文等数据,一两年时间是不够的,可先锋军却等不了数据完善的时候,只能以后逐步调整。或许以后在附近增加新的驻屯点,或许有的驻屯点要被放弃。

依照刘二姐公公的看法,这里的地都是好地,种大豆都浪费了。

可现在先锋军中大豆少,可用到大豆的地方却多。

“俺给你说,那个叶大帅也不是啥都有,他要喝豆汁,城里竟然找不到一个卖豆腐的!”某一天刘二姐的男人带回了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让刘二姐突然想到了自己娘家的本事,她从小就跟着她爹学会了磨豆腐。

她心中想拾起这门手艺,却找不到卖黄豆的。

先锋军地盘上不产黄豆,云贵产量也少,战争让各地运来的大豆少了很多。黄豆能做马的精饲料,也能食用,还有商用的酱料厂,先锋军也进口了不少,大城市里也有交易。但像刘二姐这样的农村妇女却难以找到门路,就算她的男人一家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连她爹那样走街串巷卖豆腐的都不如,更是摸不到买卖黄豆的路子。

不过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法子,买不到黄豆就自己种,小农经济的诀窍就是自给自足。恰逢驻屯点人均开荒的十亩地以内13年免各项税费,新移民来先锋军的刘二姐一家就选择了205号驻屯点。

除了刘二姐,家里人都不会把做豆腐当主业,来驻屯点是为了土地来的。他们不考虑豆腐的销路问题,自然没有选离城更近的那些驻屯点,离得城市越近,免税期越短。

幸好驻屯点都靠近公路,205号驻屯点更是在公路边上,来来往往的军队和移民人数很多,驻屯点里有灵活的人已经开始摆摊了,刘二姐也跟着捡起了豆腐这门生意。

地里的豆芽刚长出来,公路上却找到了她没门路找的黄豆。

先锋军随军后勤上带有大量黄豆,刘二姐用自己烙的大饼换了些,开始磨起了豆腐。

整个11处驻屯点,一万多人一开始只有她这一家磨豆腐的,也只有她这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出来卖豆浆豆腐脑。

这是前沿驻屯点,虽然大家放心先锋军的实力,不怕小鬼子来,但毕竟有遭受日军反击的风险,还有当地人土匪的袭击,所以移民中青壮为主,儿童和妇女都很少。

先锋军地盘上的女性本来就少,一直不足三成,这前沿地区的女性就更少了。到了3月份,建起的11处驻屯点的一万多人移民中,女性还不到一千人。

205驻屯点里一千多人中,女性也只有一百多人。

不过三十的刘二姐,在一众糙汉里边自然被看做貌美如花。那些建设兵团和作战主力团的士兵更是常年见不到几个女人,于是当街卖豆腐的刘二姐逐渐传出了豆腐西施的外号。或许背后有文人借杨二嫂的雅号来感叹什么,但早就被人们传变了形,很多人的眼中只剩下了赛貂蝉的西施两字,刘二姐也听不懂,只管做自己的豆腐,生意倒是越做越好。

刘大春在成为特种射手后,去教导队重新培训去了,成了狙击手的孙来顺也有了自己的助手,调来了西线。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战绩已经超过了30人,升级为了精英射手。

狙击手作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兵种,是有休假的,尤其是在漫长的一个多月对峙战斗中,没有人始终能紧绷着神经。孙来顺已经休了三次了,自从尝了刘二姐这边的豆腐脑后,每次从前线回来休假的时候,路过都要喝一碗。一来二去倒是和刘二姐熟悉了。

狙击手的身份都是保密的,把自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无疑是愚蠢的,刘二姐至今也只知道孙来顺在前线当兵,经常往返前线和景栋之间。

往返的士兵很多,徐严芳旅也在轮战,也经常有士兵向丛林深处行动,但刘二姐却知道孙来顺消息灵通些。得益于队伍中操作无线电的小广播的消息灵通,孙来顺也经常和刘二姐调侃几句,但真正的机密却滴水不漏。

听刘二姐问起前线的事,他依然笑呵呵道:“还是老样子呗!二姐,没啥好担心的,我们先锋军打得小鬼子屁滚尿流,他们防都防不过来,哪敢攻过来?”

他也听说了最近的一些传言。

持续一个月中,先锋军大张旗鼓的和日本人在萨而温江边对峙。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很热闹,但先锋军却一直没有打过江去。

加上独立混成旅团的援军,日本人在江边布置了8个大队的作战主力,分布在江边各处渡口,严防死守不让先锋军过河。小规模战斗每天都爆发,但先锋军却一直没有发起总攻。

日本人不敢松懈,这些天来伤亡逾千的战损证明了先锋军的攻击力,一不小心说不定就让先锋军打过河了。

但先锋军这些日子迟迟没过江,还是惹来了不少闲话。

“先锋军不行了,日本人要打过来了。”这样有目的的谣言流传的很广,前线驻屯点上的移民最是惶恐,再多的地,再多的钱,小鬼子打过来送了命,也是一场空。

第12号驻屯点迟迟招不起人来,各处驻屯点也陆续出现违约硬要离开的移民,更是惹得人心惶惶。

……

美国人忍了半天也过来问询。

史迪威亲自跑来了一趟,询问西线迟迟进攻不利的原因。

在先锋军向西进攻后,他本来已经制定好了反攻缅甸的计划,东边有先锋军,北边有华夏军队,西边有驻印军,三面合围,收复密支那,打出一条通道,岂料先锋军这边老打雷,一直下不起雨来。

英国人更是连忍都不忍,这些天一直在质问,明里暗里的提醒,没有战绩就拿不到贷款。

赵易懒得鸟他们。英国人提出的所谓低息贷款,利率也是达到了4,先锋军从美国人那边拿到的贷款利率才3,不是急需要钱,先锋军也懒得跟英国人扯皮。

最后还是英国人撑不住了。

这一个月里,日本人已经攻到了加尔各答,英国人正守城边苦苦抵挡。

加尔各答附近陷入战乱,辐射向周围的美援自然减少,英国人也大受影响。跟先锋军新签署的借款条约中,一千万英镑给了先锋军3的利息,但有个条件是,必须向英国订购机器、物资以及其他产品。

这一点赵易直接同意了。虽然英国人跟后世的美国差不多,本土生产力已经不足,战争的破坏和刺激,更是让生产力都集中向军工,先供应本国需求,但毕竟英国人还有不少好东西。就技术而言,和后世美国差不多,还有很多项是世界一流的。

赵易也更愿意用这笔钱来买技术。

英国的机器和产品自己都供应不足,很难买到,各种原材料又受制于运输条件,也很难送到先锋军这里。只有技术,尤其是一些李衡也没法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英国人可以很快突破。

这应该是英国人和先锋军关系最好的时候,英国人虽然警惕先锋军的崛起,但至少先锋军没有损害到英国人的殖民地,掸邦那边的一点点纠纷也比不上印度这颗王冠明珠重要。盟友间的甜蜜期还是让英国人只顾眼前利益,更舍得用一些不是很敏感的技术转手就赚一大笔。

直到尘埃落定,赵易才秘密通知了英美先锋军的计划。

等到史迪威含笑离开的第三天,日军后方的腊戌突然出现了先锋军的身影,措手不及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守在腊戌,被一攻而下,日军储备在腊戌的大量战略物资落入了先锋军之手。

后方被端,让日本人大为吃惊,前边日本人刚抽调军队准备支援,萨而温江边的先锋军发起了总攻,日军江边防线背后也突然出现了大批先锋军,一连攻破了4处渡口,磨砺了一个多月的徐严芳旅冲破了萨而温江防线,把沿线的日军阵地分割包围了。

紧跟着徐严芳旅后边的,还有源源不断的部队,不断过河向西挺进,支援向腊戌等地。

此时日本人才发现,他们要对抗的不止是先锋军一个旅,而是三个旅的主力作战部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本大明一布衣 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 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前世今生 制相河山 赵无疆轩辕靖 以龙族身份在异界闯荡 愿来世,与君绝 爱来时,你已不在 我去古代当王妃,爽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