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花墩笔记 > 第一百章 斤斗,斤鸡马蹄鳖

第一百章 斤斗,斤鸡马蹄鳖(1 / 0)

,最快更新花墩笔记最新章节!

斤斗当然也不止红糖与白糖。Pinwenba此外,还有红枣、蜜枣、油枣、柿饼……都可以作斤斗包。

斤斗,斤斗,顾名思义,每个斤斗的重量往往以一斤为限。

这些斤斗正像普通货币一样,在亲朋好友中间通行。今天,这个斤斗包被送到了你家。明天那个斤斗包又被传到了我家。张三传给李四,李四转给王五,王五又送给了阿六。阿猫又送给了阿狗。

早些年,在花墩还流传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个无赖之徒用一包干牛屎当作红糖,包了一个斤斗。十天半月以后,这个斤斗包,经过一番折腾,最后居然又回到了这个无赖之徒的手中。算得上是完璧归赵,你说可笑不可笑?

还有一回,花墩的一位七旬老太,前来拜年的客人前脚刚走,后脚她就迫不及待地将亲戚送来的那两个斤斗包,放在门槛上,解开来一看究竟,里面究竟装了些啥?殊不料,亲戚才走了几步路,忽然发现忘了带伞,于是回来取伞。结果正巧碰见这位老太婆正在翻看他的斤斗包。这不经意撞见的一幕叫人何其尴尬。

文曲的大小两姨——百合与百灵——在她们的人生词典上,就从来没有“斤斗”这个词。每次她们到文曲家来,都是空着双手。然而,又要文曲对她们如座上宾。文曲不禁心中暗忖:

“俗话说:空手进门,猫狗不理。你们也不惦惦自己的分量?到底有几斤几两?要让我伺候你们。啈!想得倒美。”

何谓“斤鸡马蹄鳖”?

“斤鸡”即指刚长至一斤左右重的新鸡;“马蹄鳖”则指刚长至马蹄大小的鳖。

倘说到“鲜”、“美”、“嫩”,除了“上塘鱼,落山笋”,挂在花墩人口头的还有这一句:

“斤鸡马蹄鳖”。

天下万物,并不全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越陈越好,越陈越纯。像咸菜、腊肉之类,都有一个“最鲜时间段”,过了这个段,品质就会下降。此外,像一些猪、牛、羊也并不是长得越老,养的年份愈多,个体愈大愈好。花墩的先辈们一直以为并将他们的经验告诉后人:

“像鸡之类,长至一斤重的时候,是最鲜最嫩最好吃的!至于像甲鱼,则是长至马蹄大小的甲鱼最鲜最嫩最好吃。”

像鳖之类,你以为一定要长至鼋才好吃啊?

本书的一号男主角文曲,在他高中毕业,刚刚回老家从事稼穑的那段时日。有个夏日,文曲的父母到北方大姐家消夏。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文曲就连宰了家中的三只“斤鸡”。基本上平均五天一只。这些鸡都是这一年春天,文曲母亲饲养的新鸡。夏天到了,小母鸡还不会下蛋,小公鸡则是刚刚开始学会打鸣。文曲就拿了把菜刀,抹了它们的脖子。

要问这“斤鸡”的味道如何?文曲一定会说:

“极鲜!极美!极嫩!”

一个早晨,他抓住一只“斤鸡”,用手指拔掉鸡脖子上的细毛,刚要宰,他同村的一个表姐夏恰好上镇去赶市口,从文曲家屋横头路过。见状马上上前拦阻:

“不能宰!不能宰!”

只一刀,文曲的菜刀已抹向鸡脖子。鲜血淋漓,这只鸡已呜呼哀哉了。

半月以后,文曲的老父老母,从北方文曲的大姐家回来。他们惊异地发觉,儿子的脸上,就像被马蜂蜇了一下似的,骤然胖了一大圈。

这又何尝不是“斤鸡”的功效!

何谓“斤丝潭?”

潭名。在花墩村以西,粟村村口。紧挨一条乡级公路。芹江在粟村的西南方向拐弯处,留下了一个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深潭。这个潭就叫“斤丝潭”。

“斤丝潭”的潭水曾经是碧绿的。当然,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老俗话了。现在,“斤丝潭”的潭水早已经被污染得面目全非。要是不被污染,那才真叫奇怪。因为,在芹江的上游,有个特大型的乡镇企业集团,从这些工厂中排出的工业废水,那真是每天都得以千万吨计。这条江的江水,有时,甚至全部变红。江水中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全部死光光。人去江水中洗一下澡,身体会莫名其妙全身发痒。

然而,在从前,这条江水却是花墩的老少爷们天然的游泳场。

当年,小英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水性,也完全应该归功于“斤丝潭”。小英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几乎一天到晚“葬”在“斤丝潭”。小英后来在学校,从村校到高中,其它课目一塌糊涂,唯有体育一项一枝独秀,尤擅长游泳。游泳项目屡屡获奖,甚至差一点被选入省体校。

在从前,芹江炸鱼、毒鱼并没有禁止,所以,“斤丝潭”,在从前,更是一个炸鱼的好地方。

因为“斤丝潭”潭水深,像鲤鱼、青鱼等大一点的鱼类,都喜欢躲在这里。

有一回,一个黄鹂人在“斤丝潭”炸鱼,文曲恰好从那里路过,于是马上下水,文曲捉到了几尾小鱼。因为当时,文曲的年龄实在是小,不被潭水吞没,已是幸事。能捉到几尾小鱼,更属运气不错。

后来,文曲稍稍长大,还曾几次到“斤丝潭”边捕鱼。

有一回,他捕到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黄鳝。是用一个网兜捕的。这黄鳝的皮肤颜色是如此之黄,看上去反倒有点不像黄鳝。仿佛它已快要成精怪了。

还有一回,文曲在“斤丝潭”捕到了数斤小龙虾。

追溯到更早的从前,芹江北岸的人要想过渡到芹江南岸去,要是碰到江水暴涨的日子,那还得乘船。

从前,很多人曾传说,“斤丝潭”的潭水很深。斤丝潭,斤丝潭,顾名思义,斤丝潭的一个深水坑甚至能放得下一斤斤丝。有一年大旱,芹江的水几乎断流。“斤丝潭”也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哪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

而现在,不知什么原因,芹江已几乎断流。江底下的不少沙滩,也已经被全部筛去沙子。沙滩没有了。“斤丝潭”也不复存在。

曾经的一潭清水,变成了留存在乡人心中一个永久的梦。

啊!斤丝潭。

斤丝潭!斤丝潭!斤丝潭!

何谓“金縆索,金钩刀”?

这是流传在浙中地区的一个笑话,或曰“民间故事”。故事说的是——

有两个樵夫,一日结伴上山砍柴。砍柴必须早起,天不亮他们就已走在半路上了。

在路上,两人有了如下一段经典对话,可说是充满睿智。因为砍柴,也许是触景生情吧,他们聊到了砍柴。

甲对乙说:

“不知从前皇帝老儿该不该也像我们一样上山砍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情海狂徒之涅槃 重生纯真79 超神学院追仙记 魔级系统毁天灭地吞噬宇宙 末世种田忙 邪王的天价医妃 重生嫡女步步惊心 我真的不是天符师 我在天庭当差的日子 都市少年之狂仙系统